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六驯犀》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六驯犀》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养]韵

建中之初放驯象,远归林邑近交广。

兽返深山鸟搆巢,鹰雕鹞鹘无羁鞅。

贞元之岁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

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

渡江之橘踰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

腊月北风霜雪深,蜷局鳞身遂长往。

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

乃知养兽如养人,不必人人自敦奖。

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夺有以多于赏。

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

尧民不自知有尧,但见安闲聊击壤。

前观驯象后驯犀,理国其如指诸掌。

(0)
注释
建中之初:唐朝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建中初期。
放驯象:释放被驯服的大象。
林邑:古代地名,今越南中部。
交广:交州和广州,泛指南方地区。
兽返:野兽返回。
搆巢:筑巢。
鹰雕鹞鹘:几种猛禽。
羁鞅:束缚,比喻受限制。
贞元之岁:唐德宗李适的另一个年号贞元年间。
贡驯犀:进贡驯化的犀牛。
上林: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
司养:专门的机构或人员饲养。
玉盆金栈:形容极其奢华的饲养环境。
狴牢:监狱,这里比喻束缚动物的地方。
鱼食网:鱼被困在渔网中。
渡江之橘:比喻从远方引进的物品。
踰汶貉:越过汶水地区的貉,比喻难以适应新环境。
反时易性:违背时节,改变本性。
腊月:农历十二月。
蜷局:蜷缩身体。
鳞身:这里指代动物,尤其是有鳞片的兽类。
行地无疆:活动范围广,没有界限。
传驿:传递信息或物资的驿站。
通天异物:奇异的外来物种。
罹幽枉:遭受冤屈或不幸。
养兽如养人:养护动物如同治理人民一样。
不必人人自敦奖:不需要每个人都自我勉励。
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干扰自然法则就能得到治理之道。
不夺有以多于赏:不掠夺自然,会有更多的收获。
脱衣推食:给予衣食,比喻慷慨施舍。
男耕女令纺:男子耕田,女子纺织,形容自给自足的生活。
尧民:尧时期的百姓。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象征生活安逸。
前观驯象后驯犀:先是观察驯象之事,后是驯犀之事。
理国其如指诸掌:治理国家就像指着自己的手掌一样清楚简单。
翻译
在建中初年释放了驯化的大象,它们有的远回林邑,有的接近交广。
野兽返回深山,鸟儿构筑巢穴,鹰雕鹞鹘不再受束缚。
贞元年间进贡了驯化的犀牛,在皇家园林设置围栏由专人饲养。
虽有玉盆金栏并非不珍贵,却如同虎入囚笼、鱼困网中。
跨江南来的橘子比汶貉之地的更难适应,改变时节与习性怎能长久。
腊月北风带来深深的霜雪,蜷缩的兽身最终永远离去。
行走无疆界耗费传送驿站之力,这来自异域的奇物遭受冤屈。
由此可知养育动物如同治理人民,不必人人都亲自勉励。
不干扰便是遵循自然之理,不掠夺才能获得更多奖赏。
给予衣食不如让人民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才是根本。
尧的百姓不知自己生活在尧的治下,只觉生活安逸,偶尔敲壤为乐。
先看驯象再看驯犀,治理国家就像指着自己的手掌那么明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六·驯犀》。诗中通过对驯象、驯犀等野兽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生灵自由生长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养生之道和治国之策的一种哲学思考。

“建中之初放驯象,远归林邑近交广。”开篇即以放生的姿态出现,把握时机,将驯象释放回自然,让它们在深山与林邑间自由生活,展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

“兽返深山鸟搆巢,鹰雕鹞鹘无羁鞅。”此句描绘了野兽归于深山、鸟类建巢的和谐景象,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自由与无拘。

“贞元之岁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接着,诗人转向对驯犀的描写,这次是被纳入官方的养护之中,与之前的放生形成对比,表达了人类对于野生动植物管理与利用的一种尝试。

“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这两句通过贵重器物与野兽生活的对比,暗示了人为的养护虽然华丽,但不能替代自然界中生灵的自由和本能。

“渡江之橘踰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诗人提到橘树跨越江河,与野兽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生命适应环境、顺其自然的赞美。

“腊月北风霜雪深,蜷局鳞身遂长往。”这两句描写了严冬季节中动物们的生存状态,强调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坚韧与适应能力。

接下来的几句:“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乃知养兽如养人,不必人人自敦奖。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夺有以多于赏。”诗人通过对比养兽与养人的不同,表达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以及在治国理政中不扰乱民、不强加赏罚的智慧。

“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织纺。”这句则是通过对比,强调了劳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远胜于简单的物质馈赠。

最后,“尧民不自知有尧,但见安闲聊击壤。前观驯象后驯犀,理国其如指诸掌。”诗人借古代圣明君主尧舜治国之道来隐喻现代,认为治国理政的智慧,就像养育野兽一样,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让民众安居乐业,而不是过度干预。

这首诗通过对驯象与驯犀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题钱维城山水

峰为师子蹲,瀑是鸿龙舞。

设匪栴檀林,定拟琼瑶圃。

结宇卜幽栖,伊人真得所。

(0)

秋英十咏·其一秋兰

三时不比此时馨,纫佩沅湘合擅灵。

寓意骚人吟不尽,秋兰终古只青青。

(0)

自高梁桥泛舟过万寿寺至昆明湖之作

夹岸轻笼绿柳阴,进舟川路霁烟沈。

有时送响新蝉急,无碍沿洄涨水深。

古寺小年付僧领,西山秀色待人寻。

近耽湖上风光好,雨后空明尽畅吟。

(0)

上巳日作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

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

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

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0)

丁观鹏九成宫图·其二

避暑当年作胜游,紫丝步障外人留。

文皇讵是忘温凊,婉谏随教进马周。

(0)

玉兰花·其一

南苑相离近一程,驻营中使早来迎。

御园报道韶光好,木笔描春照眼明。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