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吾来此居,时已闻子名。
堕地骥騄俊,破壳陵伽鸣。
过我不惮劳,琳琅照柴荆。
图史备商榷,辞章叹纵横。
夤缘托末契,岁月今峥嵘。
相望百里远,尚记十载情。
袖中河梁句,规摹汉西京。
赏子圭璧姿,愧我蜩蛩声。
城麋反见迫,欲语还自惊。
斯文煨烬馀,作者夷蹠并。
苦苣不耐秀,泾流自为清。
差池百年内,望子为长城。
已知蓄积富,更在淘汰精。
君看上岁田,宁可卤莽耕。
石槃久则穿,誓勿寒此盟。
床头有浊酒,会与子同倾。
日吾来此居,时已闻子名。
堕地骥騄俊,破壳陵伽鸣。
过我不惮劳,琳琅照柴荆。
图史备商榷,辞章叹纵横。
夤缘托末契,岁月今峥嵘。
相望百里远,尚记十载情。
袖中河梁句,规摹汉西京。
赏子圭璧姿,愧我蜩蛩声。
城麋反见迫,欲语还自惊。
斯文煨烬馀,作者夷蹠并。
苦苣不耐秀,泾流自为清。
差池百年内,望子为长城。
已知蓄积富,更在淘汰精。
君看上岁田,宁可卤莽耕。
石槃久则穿,誓勿寒此盟。
床头有浊酒,会与子同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对友人崔仲才的赠诗。诗中充满了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日吾来此居,时已闻子名”表达了诗人对崔仲才早有耳闻,对其才华的敬仰。接着,“堕地骥騄俊,破壳陵伽鸣”运用比喻手法,将崔仲才比作出生即显非凡的骏马和破壳而出的雄鸡,形象地描绘了其出众的才能。
“过我不惮劳,琳琅照柴荆”赞扬了崔仲才不辞辛劳,其才华如璀璨宝石照亮了简陋的住所。接下来,“图史备商榷,辞章叹纵横”进一步肯定了崔仲才在学术和文学上的深厚造诣。
“夤缘托末契,岁月今峥嵘”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尽管时间流逝,但友情依然坚固。接着,“相望百里远,尚记十载情”强调了即使相隔遥远,友情依旧深厚。
“袖中河梁句,规摹汉西京”暗示崔仲才的作品如同古代经典,具有深远的影响。“赏子圭璧姿,愧我蜩蛩声”表达了诗人对崔仲才才华的欣赏,同时也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作品无法与之相比。
“城麋反见迫,欲语还自惊”可能是在表达对现实压力的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惜。“斯文煨烬馀,作者夷蹠并”感叹了文人的命运多舛,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崔仲才坚守文人风骨的敬佩。
“苦苣不耐秀,泾流自为清”以植物和水流为喻,象征着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差池百年内,望子为长城”表达了对崔仲才能在未来成为社会支柱的期待。
最后,“已知蓄积富,更在淘汰精”鼓励崔仲才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筛选和提炼。“君看上岁田,宁可卤莽耕”以农事为喻,强调了在追求学问时要谨慎和精细。“石槃久则穿,誓勿寒此盟”表达了对友谊和承诺的坚定信念。
“床头有浊酒,会与子同倾”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与好友共享欢聚时刻。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崔仲才的才华,也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展现了诗人对文人精神的深刻理解。
西园可散发,何必赋远游。
地旷多雄风,叶声无时休。
幸有济胜具,枯藜支白头。
平生会心处,未觉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众卉,深林耿微流。
一凉天地德,物我俱夷犹。
东北方用武,六月事戈矛。
甲裳无乃重,腐儒故多忧。
珍禽叫高树,且复寄悠悠。
薄日轻云,天气好、相将祈谷。
民情喜、颂声洋溢,清风斯穆。
饮酒不多元有量,吟诗无数添新轴。
对古人、一笑我真愚,君无俗。斜川路,经行熟。
黄花在,归心足。问渊明去后,有谁能属。
神武衣冠惊梦里,江湖渔钓论心曲。
但从今、散发更披襟,谁能束。
我性苦爱书,未始去几案。
生虽后三代,意尚卑两汉。
世衰道术裂,年往朋友散。
泽居贫至骨,霜冷衣露骭。
犹能乐其乐,肯发穷苦叹。
尔来更可笑,身籴儿炊爨。
一饱辄欣然,弦诵等雍泮。
望古虽天渊,视俗亦冰炭。
阿遹可怜生,相守忘夜旦。
孤学当世传,岁月不可玩。
携锄庭下斸苍苔,墨紫鞓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二月侍燕觞,红杏寒未坼。
四月送入都,杏子已可摘。
流年不贷人,俯仰遂成昔。
事贤要及时,感此我心恻。
欲书加餐字,寄之西飞翮。
念公为民起,我得怨乖隔。
摇摇跂前旌,去去望车轭。
亭鄣郁将暮,落日澹陂泽。
敢忘国士风,涕泣效臧获。
敬输千一虑,或取二三策。
公归对延英,清问方侧席。
民瘼公所知,愿言写肝膈。
向来酷吏横,至今有遗螫。
织罗士破胆,白著民碎魄。
诏书已屡下,宿蠹或未革。
期公作医和,汤剂穷络脉。
士生恨不用,得位忍辞责。
并乞谢诸贤,努力光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