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氏姊惠素罗》
《高氏姊惠素罗》全文
元 / 郑允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雪色香罗照眼明,阿兄相赠见深情。

明朝急为裁春服,相约麻姑礼上清。

(0)
鉴赏

这首元代郑允端所作的《高氏姊惠素罗》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接受礼物时的喜悦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首句“雪色香罗照眼明”,以“雪色”形容罗纱的洁白,以“香罗”暗示其质地的柔软与香气,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受,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照眼明”三字生动地表现了罗纱在眼前闪耀的明亮,仿佛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既纯净又明亮,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

次句“阿兄相赠见深情”,直接点明了礼物的来源——来自兄长的赠予。这里的“深情”不仅指出了礼物的珍贵,更蕴含了兄长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通过一个“见”字,诗人巧妙地将情感的传递与礼物的接收紧密相连,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份礼物背后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价值,更是亲情的温暖与关怀。

后两句“明朝急为裁春服,相约麻姑礼上清”,则将目光转向了未来。诗人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与兄长共同参与某种仪式或活动的计划。这里的“春服”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而“麻姑礼上清”则可能是指某种宗教或文化活动中特定的礼仪,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愿景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接受礼物时的喜悦、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郑允端
朝代:元   籍贯: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   生辰:1327 ~1356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老龙道中

露寒犹着旧缁衣,无限秋心对夕晖。

绿酒几家能醉客,青山何处不思归。

鹰迎风势空中立,叶避霜威暗里飞。

一触物情生浩叹,故园零落故人稀。

(0)

留别陆叔度二章·其一

鸿鹄将分飞,徘徊在中道。

岂为飞不前,念此离群故。

作客尝畏人,为士复不遇。

空馀一寸心,终鲜尘埃顾。

名美易为毁,容美易为妒。

愿子匣双龙,毋令吼烟雾。

(0)

九日集李公詹别署

瀛洲官阁帝城东,一望燕山感慨同。

易水寒生人别处,渔阳秋在雁声中。

胡笳怨彻长榆月,画角吹残落木风。

我自感君歌出塞,相过非为菊花丛。

(0)

社中诸子再饯别限韵

残红飘尽暮莺娇,如练澄湖入望遥。

画舫客来歌互答,绣帘人醉目相挑。

重逢洛浦怜捐佩,欲别秦楼懒听箫。

莫向杨花问离绪,请君看取短长条。

(0)

岁寒桃实为叶盛温赋

闻说君家十二阑,夭桃如锦雪中看。

朱唇吐出丹砂粒,青鸟衔登赤玉盘。

漫向绥山誇一得,已同方朔获三餐。

请观叶底春如许,可道梅花独耐寒。

(0)

送何伯良

龙飞凤舞地,一片湖光白。

柳条牢系春,桃花笑迎客。

何生一寸心,汪汪千顷碧。

要与湖争胜,别我上汎宅。

桥月引游踪,竺云作诗格。

骢马油璧车,相逢笑莫逆。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