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城明月浑如昔。往来照尽长征客。今日我重过。
其如孤影何。遥看云外树。总是来时路。
莫喜到家乡。乡愁到更长。
伏城明月浑如昔。往来照尽长征客。今日我重过。
其如孤影何。遥看云外树。总是来时路。
莫喜到家乡。乡愁到更长。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菩萨蛮·其七》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情感的夜晚画面。"伏城明月浑如昔",开篇即以明亮如昔的月光照亮了伏城,暗示了时光虽流转,但此地的月色依旧,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往来照尽长征客",月光见证了无数行者在此地的过往,他们的艰辛与疲惫仿佛随着月色流淌。
"今日我重过",诗人以个人身份进入诗歌,表达自己再次经过伏城的感慨,"其如孤影何",他独自一人,月下的身影显得孤独,引人深思。接下来,"遥看云外树,总是来时路",诗人眺望远方,那些曾经走过的路在月光下清晰可见,勾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莫喜到家乡,乡愁到更长",诗人提醒自己即使回到故乡,乡愁反而会更加浓烈,因为离别和思念的情感并未因到达目的地而消减,反而可能因为距离的拉近而更为深刻。整首词以月为线索,通过描绘月夜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乡愁,情感深沉而动人。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