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唱江门旧棹歌。人閒今古有藤蓑。
况逢木落天空后,柰此风清月白何。
穿衰柳,度残荷。一行白鸟掠清波。
孤吹铁笛腾腾去,惊落残花罥女萝。
不唱江门旧棹歌。人閒今古有藤蓑。
况逢木落天空后,柰此风清月白何。
穿衰柳,度残荷。一行白鸟掠清波。
孤吹铁笛腾腾去,惊落残花罥女萝。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文学家王夫之所作的《鹧鸪天·藤蓑词》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人以藤蓑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和超然心境。
"不唱江门旧棹歌",开篇即以不唱往昔的江边船歌起笔,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淡然态度,不再沉溺于旧时的记忆中。
"人閒今古有藤蓑",进一步强调藤蓑作为平凡生活用品的存在,无论古今,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认同和欣赏。
"况逢木落天空后,柰此风清月白何",描绘了秋日落叶后的开阔景象,风清月白,诗人面对这样的自然美景,不禁发出感叹,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穿衰柳,度残荷",通过动态的视觉画面,展现出季节更替中柳树凋零、荷花凋谢的景象,寓含着时光流逝的感慨。
"一行白鸟掠清波",这一句以动态的白鸟掠过水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两句"孤吹铁笛腾腾去,惊落残花罥女萝",诗人独自吹奏铁笛,笛声悠扬,竟使残花因惊动而挂在女萝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融入自然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藤蓑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