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五老峰最高顶》
《登五老峰最高顶》全文
清 / 潘耒   形式: 古风

我浮鄱湖望五老,万仞秀出天中间。

云气蒙笼乍开合,恍疑蓬阆难跻攀。

岂意今朝策藤杖,逍遥遍踏五峰上。

寒空啸裂碧玻璃,大地山河收寸掌。

南康军城一叶浮,扬澜左蠡横天流。

白沙赤岸错如绮,烟林点点天南州。

天公妒我尽远景,故遣飞云夺峰顶。

如轮如席掠面来,万象斯须不留影。

乘云我欲之帝廷,稍为匡君呜不平。

兹山何者让衡霍,不岳不镇谁使令?

一笑颠仙扶我住,世上空名了无据。

餐霞吸露快即休,多口无遭帝阍怒。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五老峰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我浮鄱湖望五老”,以动态的视角展开,仿佛诗人正乘舟于鄱阳湖之上,远眺那五座山峰的雄姿。接着,“万仞秀出天中间”一句,直接赞美了五老峰的高峻与秀丽,将其置于天地之间,显得格外壮观。

“云气蒙笼乍开合,恍疑蓬阆难跻攀”两句,通过云雾的变化,营造了一种神秘而难以攀登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挑战精神。接下来,“岂意今朝策藤杖,逍遥遍踏五峰上”表达了诗人终于实现愿望,亲自踏上这五座山峰的喜悦与自由感。

“寒空啸裂碧玻璃,大地山河收寸掌”运用比喻手法,将天空比作破碎的碧玉,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清澈;同时,诗人将大地山河尽收眼底,表现了其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豪迈与自信。

“南康军城一叶浮,扬澜左蠡横天流”描绘了下方的南康军城如同一片漂浮的叶子,以及水波荡漾、水流横贯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与和谐。

“白沙赤岸错如绮,烟林点点天南州”则通过色彩对比和细节描绘,展现了山脚下白沙与红岸交错的美丽景色,以及远处烟雾缭绕的天南州,充满了诗意与远方的遐想。

“天公妒我尽远景,故遣飞云夺峰顶”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独占与自豪,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可控性。

“如轮如席掠面来,万象斯须不留影”描述了云彩快速移动的情景,强调了时间的短暂与变化的迅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瞬间美景的珍惜与感慨。

“乘云我欲之帝廷,稍为匡君鸣不平”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凡尘,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社会公正的关切与呼吁。

“兹山何者让衡霍,不岳不镇谁使令?”则是对五老峰地位的赞叹与疑问,既肯定了其与衡山、霍山并列的地位,也提出了对山川秩序的思考。

最后,“一笑颠仙扶我住,世上空名了无据。餐霞吸露快即休,多口无遭帝阍怒”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名誉虚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言辞不慎可能带来的后果的警醒。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作者介绍
潘耒

潘耒
朝代:清

潘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等。
猜你喜欢

侍御吴德彰佥潮南观察事限韵赋诗送之·其三

我于落落中,见此铮铮铁。

聊持一寸舟,赠子千里别。

(0)

和知州问菊二首·其二

欲将晚节守藩篱,妆点秋光好却迟。

紫艳耻为倾国色,清香宁属傲霜枝。

满头自许归时插,荒径还留去后思。

正是风霜摇落处,嫣然独笑且随时。

(0)

玩鹤子

有鸟翩然寄迹幽,高人潇洒最相投。

兴穷流水琴边韵,思入茶筵竹畔游。

林棹几回芦渚晚,苏田二顷稻花秋。

个中会得忘机处,千载依依任白头。

(0)

挽徵士三首·其一

书剑飘飘老宿儒,铎声初歇听骊驹。

花沾化雨香犹湿,人倚薰风醉欲扶。

孔席夜寒千里梦,汉廷云护一双凫。

人龙别后知何处,应作甘霖遍九区。

(0)

文林别意送赖廷英赴贡

泮宫门下祖筵间,话到平生别却难。

连袂采芹春水暖,对窗观史夜灯寒。

鸿飞岂信同遵陆,豹变宁知更长斑。

为虎为龙从此去,不须瞻恋旧江山。

(0)

和千家诗六十首·其四十二晚楼閒望

山外山光接水光,楼前楼下野花香。

眼前不带斜阳景,只爱清风别样凉。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