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楼船居上层,忝随豪客许先登。
附庸愈近金圆国,愈觉金圆是万能。
百丈楼船居上层,忝随豪客许先登。
附庸愈近金圆国,愈觉金圆是万能。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百丈楼船上,与豪客一同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附庸愈近金圆国”,表达了对金圆(货币)在国家经济中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及对金圆万能性的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和思考,体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变迁的深切关注。
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
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
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
空凝伫。
两两昏鸦去。
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
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
杯深注。
一曲黄金缕。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
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
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
云渐起。
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
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
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
独爱莼羹美。
江天雪意,夜色寒成阵。
翠袖捧金蕉,酒红潮、香凝沁粉。
帘波不动,新月淡笼明,香破豆,烛频花,减字歌声稳。
恨眉羞敛,往事休重问。
人去小庭空,有梅梢、一枝春信。
檀心未展,谁为探芳丛,消瘦尽,洗妆匀,应更添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