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休造屋,七十莫置衣。
纵然得受用,能得几多时。
身心要早歇,准拟与死期。
正如人远出,预辨者便宜。
六十休造屋,七十莫置衣。
纵然得受用,能得几多时。
身心要早歇,准拟与死期。
正如人远出,预辨者便宜。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珍惜当下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六十休造屋,七十莫置衣”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年老时对物质追求的反思,暗示了人生的有限性和物质享受的虚幻。接着,“纵然得受用,能得几多时”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即使得到了享受,又能有多少时间去体验呢?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让人不禁深思。
“身心要早歇,准拟与死期”则表达了对身心早作休息的建议,似乎在提醒人们要适时放下,准备迎接生命的终结。最后,“正如人远出,预辨者便宜”以比喻的方式,将人生比作一次远行,提前做好准备的人会更加从容,暗含着对生活态度的指导——即在有限的生命中,应积极面对,有所准备,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描述,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传递了一种对时间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智慧态度,鼓励人们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的起落。
闻君文史三冬足,家居未奏三千牍。
明窗棐几静无尘,笔研清幽真不俗。
小琴承臂笔纵横,章草真行随所欲。
家藏敝帚将何用,时人尚作千金畜。
此虽奇物君不惜,似把隋珠当鱼目。
小童传观许见贻,与君杯酒初相属。
吾诗戏作异香山,唐衢虽见何由哭。
见公真玩为君赋,铜钵声终字盈幅。
杖履信所适,溪流忽溅溅。
行入武陵村,偶入桃花源。
划然见华屋,佛界开青莲。
匆匆伊蒲馔,一饷腹果然。
同游得吾党,旷达真能贤。
董何韵俱胜,欲拍诸阮肩。
两王亦豪举,一掷常万钱。
周郎秀眉宇,要是佳少年。
众中兀老子,少味亦寡言。
困眠借僧榻,自嘲边腹便。
平时所怀人,磊落星辰悬。
会合不易得,兹游岂非天。
重来恐寡伴,独访祖师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