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机上,短蓑牛背,底用输钱天府。
天公元自有安排,早配得、劳农工女。
红氍卷尽,街尘踏遍,簇簇秧歌腰鼓。
风姨枉是妒佳期,几曾见、银河断渡。
横纹机上,短蓑牛背,底用输钱天府。
天公元自有安排,早配得、劳农工女。
红氍卷尽,街尘踏遍,簇簇秧歌腰鼓。
风姨枉是妒佳期,几曾见、银河断渡。
这首《鹊桥仙·新七夕词》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以新颖的角度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又称乞巧节)的场景。诗人通过“横纹机上,短蓑牛背”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农村妇女在织布机上忙碌和农夫们穿着短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体现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
“底用输钱天府”一句,表达了对官府赋税沉重的不满,暗讽了社会不公。“天公元自有安排”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秩序的一种理想化理解,认为天道公正,百姓的辛勤劳动自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接下来,“红氍卷尽,街尘踏遍,簇簇秧歌腰鼓”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人们欢庆七夕,载歌载舞,充满了生活的喜庆气氛。然而,“风姨枉是妒佳期”一句,借神话中的风姨(七夕鹊桥相会的阻碍者)来象征现实中的困难和阻挠,暗示了尽管民间热烈庆祝,但仍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最后,“几曾见、银河断渡”是对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传说的巧妙引用,表达了对爱情自由和人世幸福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既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欢乐,又揭示了社会现实的矛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