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宜兴禅房》
《宿宜兴禅房》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冬当月初后,天欲试霜时。

永夜绝人语,新寒听雁知。

壮心忧国在,老计入山宜。

莫作邯郸梦,萧萧鬓已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xīngchánfáng
sòng / céngbǎi

dōngdāngyuèchūhòutiānshìshuāngshí

yǒngjuérénxīnhántīngyànzhī

zhuàngxīnyōuguózàilǎoshān

zuòhándānmèngxiāoxiāobìn

注释
初后:月圆之后,指接近农历十五。
试霜:尝试降霜,形容天气即将转冷。
绝人语:寂静无声,没有人声。
新寒:刚来的寒冷。
壮心:豪情壮志。
邯郸梦:典故,比喻追求虚幻的事物。
萧萧:形容风声或头发稀疏的样子。
鬓已丝:两鬓斑白,形容年老。
翻译
冬季来临,月已过半,仿佛天空要尝试降下霜冻。
长夜寂静无声,只有新来的寒意和雁鸣才被察觉。
壮志未酬,心中忧虑国家,年老体衰,更适合隐居山林。
不要沉迷于虚幻的梦境,看看自己,已是两鬓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退隐生活的向往。

"冬当月初后,天欲试霜时。永夜绝人语,新寒听雁知。" 这四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个深冬的静谧夜晚,月亮刚好过了初一或将至十五,天气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霜冻。这是一个没有人声的漫长夜晚,只有新降的寒意和远处传来的雁鸣声打破寂静。

"壮心忧国在,老计入山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胸怀。他年轻时满怀激情地为国家担忧,现在年迈却选择了退隐山林,这是他个人的生存策略和生活选择。

"莫作邯郸梦,萧萧鬓已丝。" 这两句则是在告诫自己或别人,不要做那种像邯郸梦一样的虚幻之梦。"萧萧鬓已丝"描绘了一头银发的老者形象,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喻,表明自己已经年迈,应专心于退隐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和生活选择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内涵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夏日十二首之三·其二十七

闲看行蚁上苔钱,日永依稀似小年。

麦饭正香葵菜熟,祗将耕凿报尧天。

(0)

画鸡

萱草丛高石渐低,薰风庭院午时鸡。

偶因元日同观画,笑饮屠苏为品题。

(0)

画·其二

扁舟与客共游遨,风月无边入彩毫。

长为江山增感慨,后前两赋类庄骚。

(0)

画梅

乱插繁花晴昊,不禁冷蕊疏枝。

江树垂垂又发,无声总是新诗。

(0)

画梅·其二

吐花当暮景,结实待炎风。

无限调和意,都归笔砚中。

(0)

升春官侍郎遣笃郎归寄陈姊夫德铭·其一

忆昔家居溪上村,青山为郭石为门。

姻亲赖有朱陈旧,问学谁知道义尊。

君守园林承祖泽,我糜廪禄荷天恩。

疏慵若有归田日,世学还须重讨论。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