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云栖山中礼莲池大师塔作》
《入云栖山中礼莲池大师塔作》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璧水尽功德,至性通儒禅。

吾师起缝掖,爰莳金台莲。

道器无秘现,形神彻人天。

好生以为意,净域归自然。

遗骸等硕果,大教恒薪传。

塔宇肃日光,堂寮结炉烟。

请观花藏台,渺渺须弥边。

复有护生城,毛羽咸洁鲜。

无乃皆像教,参契即重玄。

松房万木蔽,竹径祥云联。

如何桑椹宫,鼎鼎徒攲偏。

吾将以报师,儒服不为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莲池大师塔的景仰与礼赞,充满了对佛教智慧与道德的深刻感悟。诗人黎遂球以“璧水”开篇,象征着功德与至性的相通,接着描述了大师起自缝掖,如同在金台培育莲花,寓意其道德与智慧的传播。诗中强调了道器的显现与形神的通达,体现了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追求。

诗人特别提到“好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以及回归自然、达到精神自由的向往。他将大师的遗骸比作硕果,象征着大教的永恒传承。塔宇与堂寮的描写,展现了庄严与肃穆的氛围,而“花藏台”与“须弥边”的比喻,则暗示了佛法的广大与深远。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护生城”中的景象,毛羽洁净,象征着佛法的慈悲与净化。他似乎认为这一切都与佛教教义相契合,达到了某种超越的境界。松房与竹径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环境,而“桑椹宫”与“鼎鼎”的对比,则可能隐喻了世俗与精神世界的差异。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将以儒家服饰来报答大师的教导,意味着他不仅在精神上受到启迪,也在行为上遵循大师的教诲,体现了儒佛两家思想的融合与和谐共存。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大师及其教诲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浪淘沙·才合又轻离

才合又轻离。
心事多违。
小窗灯影记亲移。
可奈酒酣花困处,不省人归。
山翠又如眉。
肠断幽期。
相思有梦阿谁知。
莫遣重来风絮乱,不似当时。

(0)

渔家傲·野店无人霜似水

野店无人霜似水。
清灯照影寒侵被。
门外行人催客起。
因个事。
老来方有思家泪。
寄问梅花开也未。
爱花只有归来是。
想见小乔歌舞地。
浑含喜。
天涯不念人憔悴。

(0)

清平乐·山城桃李

山城桃李。
催促春无几。
日日为花须早起。
犹□惜花无计。
阿谁留得春风。
长教绕绿围红。
莫遣十分芳意,输他万点愁容。

(0)

摸鱼儿·掩凄凉

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
矮窗曲屋风灯冷,还是苦寒时节。
凝伫切。
念翠被熏笼,夜夜成虚设。
倚阑愁绝。
听凤竹声中,犀影帐外,簌簌酿寒轻雪。
伤心处,却忆当年轻别。
梅花满院初发。
吹香弄蕊无人见,惟有暮云千叠。
情未彻。
又谁料而今,好梦分胡越。
不堪重说。
但记得当初,重门锁处,犹有夜深月。

(0)

清平乐·秋香谁买

秋香谁买。
散入琉璃界。
点缀小红全不碍。
还却铅华余债。
夜来月底相期。
一枝未觉香迟。
恰似青绫帐底,绛罗初试裙儿。

(0)

清平乐·疏疏整整

疏疏整整。
风急花无定。
红烛照筵寒欲凝。
时见筛帘玉影。
夜深明月笼纱。
醉归凉面香斜。
犹有惜梅心在,满庭误作吹花。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