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辞聘币,高卧鲁郊西。
道与常流别,名将往哲齐。
细虫喧四壁,芳草暗前蹊。
犹有谈玄叟,时时一杖藜。
当年辞聘币,高卧鲁郊西。
道与常流别,名将往哲齐。
细虫喧四壁,芳草暗前蹊。
犹有谈玄叟,时时一杖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辞去世俗职务,选择隐居山林的境况。开篇“当年辞聘币,高卧鲁郊西”表明诗人早在年轻时就放弃了功名利禄,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在“道与常流别,名将往哲齐”中,“道”指的是隐逸之道,与世俗的常规不同;“名将往哲齐”则是说那些有名的将领和聪明的人也都向往这种清高自适的生活。
接下来的“细虫喧四壁,芳草暗前蹊”描述了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自然景象。“细虫喧四壁”是指在四周墙壁间,细小昆虫发出了声音;“芳草暗前蹊”则形容前方的小路上,长满了鲜花和青草,显得既幽静又生机。
最后,“犹有谈玄叟,时时一杖藜”表达了诗人在隐居中仍然保持着对哲理的探讨与思考。这里的“谈玄叟”指的是探讨深奥的道理;“时时一杖藜”则是说有时还会手持拐杖,漫步于林间或山野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表现了隐逸生活的超脱与清净,以及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