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拟待中秋夕,连日频闻正午雷。
天若有心开玉匣,月应无恨入金罍。
素娥与我元无分,秀句凭君试为催。
取出团圆盈天璧,不教留在白云堆。
一年拟待中秋夕,连日频闻正午雷。
天若有心开玉匣,月应无恨入金罍。
素娥与我元无分,秀句凭君试为催。
取出团圆盈天璧,不教留在白云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约刘学录同潘喻二丈集沧洲》,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期待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意愿。首句“一年拟待中秋夕”流露出诗人对佳节的热切期盼,而“连日频闻正午雷”则暗示了夏日雷雨频繁,反衬出他对中秋月圆的渴望。
接下来,“天若有心开玉匣”以天公比喻,设想如果上天有意,会在中秋打开如玉的天空,让月亮显现;“月应无恨入金罍”进一步表达对圆满月色的期待,希望月亮能驱散心中的遗憾,如同美酒入杯,带来欢愉。
“素娥与我元无分”中的“素娥”即嫦娥,诗人自谦与月宫无缘,但“秀句凭君试为催”则转而邀请朋友通过诗词来激发和催促中秋的到来,共享佳节之美。
最后两句“取出团圆盈天璧,不教留在白云堆”,诗人想象中秋之夜,满月如璧,将团圆的美好景象从云层中取出,不让月色被云遮挡,寓意着对人间团聚的深深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中秋这一传统节日,寄寓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