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沈隐侯八咏楼》
《题沈隐侯八咏楼》全文
唐 / 崔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ěnyǐnhóuyǒnglóu
táng / cuīhào

liángdōngyángshǒuwèilóuwàngyuèzhōng
绿chuāngmíngyuèzàiqīngshǐrénkōng

jiāngjìngwénshānyòuchuānchángshùsāi鸿hóng
dēnglínbáiyúnwǎnliúhènfē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境界,诗人在高楼上远望,心中充满对古人的缅怀和历史的沉思。开篇“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两句,设定了一个明亮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场景,诗人站在楼上,看向遥远的越地。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眷恋和对古人的怀念。绿窗如画,明月当空,但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无法与古人共享,只有史书上的记录,显得格外的苍凉。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江水安静,偶尔传来山林间野兽的叫声;河流绵长,只有远处边塞上的鸿雁在空中盘旋,增添了一份边地的寂寥感。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最后两句,是诗人登上高楼,看向晚霞与白云交织的天际,将自己的哀思和不尽之情,与这片古老的风光融为一体。这里的“遗风”,既指历史的余韵,也包含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个人情感的深沉。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场心灵上的交响。

作者介绍
崔颢

崔颢
朝代:唐   籍贯:汴州(今河南开封市)   生辰:hào)(704—754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黄鹤楼》。
猜你喜欢

过寇莱公祠

功业澶渊冠宋朝,古祠松柏晚萧萧。

仪容不泯乡人祭,魂魄何须楚些招。

忠义垂声千古在,奸谀遗臭几时消。

老予持节无英计,恋阙思贤首重搔。

(0)

用旧韵酬海宁李太守四首·其四

五马无劳事简书,一生行止自如如。

冥鸿有意随高逝,野鸟忘机伴所居。

千树黄柑应自种,一窗青草不须锄。

门临沧海秋先觉,长见寒光浴晓珠。

(0)

哭少子治

患难归来始自怜,悲伤何事又相煎。

一经赖尔传先业,二竖婴人殒少年。

遗卷不堪寻旧墨,荒冈忍复见新阡。

伤心问寝寒斋夜,鸿雁行中讶失联。

(0)

送王士悦浙江宪副

推毂年多老豸冠,分符吴越见才难。

横金已觉新恩重,衣绣仍为故里还。

破浪楼船秋水阔,飞霜宪节海风寒。

悬知到处山川好,行部应须次第看。

(0)

沅州院中红梅二首·其一

冬来都未有群芳,祗见春红满后堂。

新萼半开含国色,繁英烂发散天香。

宿酲未解风前醉,秾艳犹凝雪里妆。

几度巡檐索清笑,仍烧绛蜡待昏黄。

(0)

黔阳九日

黔阳九日意何如,北望神京万里馀。

行院已无人送酒,故园应有雁传书。

铁冠不向秋风落,黄菊仍沾晓露舒。

霜满南天消恶气,锦囊何必佩茱萸。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