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双峰寺,峰头挂夕阳。
溪光浮殿宇,岚翠滴衣裳。
漠漠晚天碧,离离秋草黄。
西风送归骑,铃铎听微茫。
小憩双峰寺,峰头挂夕阳。
溪光浮殿宇,岚翠滴衣裳。
漠漠晚天碧,离离秋草黄。
西风送归骑,铃铎听微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探访双峰寺的宁静与美丽。首联“小憩双峰寺,峰头挂夕阳”,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夕阳余晖洒在双峰寺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颔联“溪光浮殿宇,岚翠滴衣裳”进一步展开景致,溪水映照着寺庙的倒影,山间的雾气仿佛能滴落衣裳,细腻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颈联“漠漠晚天碧,离离秋草黄”则通过色彩对比,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天、秋草金黄的画面,渲染出秋天特有的萧瑟与壮丽。尾联“西风送归骑,铃铎听微茫”以轻柔的笔触收束全篇,西风吹拂着归途中的马匹,铃铎声在微茫中回响,既表达了诗人对旅程的感慨,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双峰寺及其周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世事何穷,遇合无媒,飞升有丹。
看兵尘蜗角,争知地窄,云垂鹏翼,岂信天宽。
一语侯封,九阶夜转,白发十年不调官。
人曾说,道本来分定,枉了心艰。苟非吾有诚难。
问广厦何时千万间。
羡柴扉草阁,自成潇洒,斜风细雨,不用遮拦。
麾去青骢,呼来白鸟,要伴扁舟画里看。
遨游耳,尽才情风调,付与溪山。
簿领埃尘,鞍马风沙,逸才未舒。
但平安豪宕,黄金易散,高怀洒落,白壁难迂。
我问行藏,掀髯一笑,意外功名不用图。
南游兴,爱华峰北渚,云海方壶。故园风景非殊。
恍六载别来一梦如。
想疏篁缺处,多应得笋,新松种后,迤渐成株。
归去来兮,东楼南浦,烂醉何妨翠袖扶。
明年必,记此时休厌,折简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