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蛾眉七绝百首·其三十四》
《蛾眉七绝百首·其三十四》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已吹服领丹霞散,终恐宁台绿荫浓。

试向汶篁亲把剪,刺人陡遇隔墙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色彩与生机,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已吹服领丹霞散”,以“丹霞”象征红艳的晚霞,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霞光四溢的壮丽景象。诗人仿佛在享受这大自然赋予的视觉盛宴,用“已吹服领”这一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霞光逐渐消散的过程,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美景易逝的感慨。

次句“终恐宁台绿荫浓”,转而描绘了另一种自然景观——绿树成荫的宁台。这里的“宁台”可能是指一片宁静、绿意盎然的区域,诗人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绿荫会更加浓郁,暗示了对美好事物持续存在的渴望和担忧。

后两句“试向汶篁亲把剪,刺人陡遇隔墙蜂”,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与体验。诗人尝试亲自剪取汶篁(汶水边的竹子)的枝叶,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诗人意外地遇到了隔墙的蜜蜂,这一突如其来的相遇,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引发了对生命中不期而遇的美好瞬间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友人黄子衡欲之上庠以诗留行

若士有奇操,久厌山林卑。

奋衣千里道,已与亲友辞。

子行何悠悠,世路方如兹。

归来亦何日,车马光陆离。

幽兰生前林,擢置白玉墀。

不以芳意远,结根终不移。

愿子崇明德,潜跃贵因时。

悲风静夜听,乔木岁寒姿。

何以回轩驾,千载相与期。

(0)

转轮八花诗·其五

好鸟窥檐,戏蝶逾墙。倒醉人归,歌行客狂。

岛幽含淑,波远浮光。

(0)

闰月二十一日作落梅花·其一

十亩寒林一树梅,自妍自笑已堪哀。

朝来更被风吹却,拟遣春从底处回。

(0)

顺风

十叶乾蒲万斛船,满江箫鼓看登仙。

不牵百丈摇双橹,坐见红旗上碧川。

(0)

五雪诗用前韵寓五字·其二

眼看山城老,心经木有神。

燕台六月旧,粤岭一冬新。

色映康衢色,花沾綵服春。

瑞多休更辑,禹甸有穷人。

(0)

寿王饶州·其一

淮水汤汤自古传,王家衮衮更多贤。

人门秀出乌衣右,时论谁居凤阁先。

已有声名腾众口,故应勋业在长年。

安知今代文章伯,定是前身李谪仙。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