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墟花濑上彊村。双溪溜竹分。鬓丝供得十年尘。
飞泉清角巾。拖瘦策,理空纶。重寻钓石温。
年年含笑待归人。春山清净身。
水墟花濑上彊村。双溪溜竹分。鬓丝供得十年尘。
飞泉清角巾。拖瘦策,理空纶。重寻钓石温。
年年含笑待归人。春山清净身。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山行所见的清新自然景象,以水边花开、溪流竹影和飞泉清音为背景,展现了作者闲适的心境。"水墟花濑上彊村",写的是诗人行经之处,水边花开,景色宜人,强村之名可能暗示了宁静的乡村生活。"双溪溜竹分",进一步描绘了两条溪流旁竹林的秀美,竹叶随风轻摇,流水潺潺,动静结合。
"鬓丝供得十年尘",诗人感慨岁月流逝,自己已届中年,鬓发染上了岁月的痕迹。然而,面对这清幽的环境,他选择了放下尘世的纷扰,"飞泉清角巾",想象着自己在飞泉声中洗涤心灵,保持内心的纯净。
"拖瘦策,理空纶",诗人手持简陋的竹杖,整理着钓鱼的丝线,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重寻钓石温",再次强调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平静生活的追求。"年年含笑待归人",表达了诗人期待着能在此处与知心人共享这份宁静,等待着友人的归来。
最后,"春山清净身",以春山的清净比喻自己的心境,表明诗人已经超脱世俗,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词作的特色,展现出他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