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齧小吴,天汉失龟鳖。
灵原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
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
黄河齧小吴,天汉失龟鳖。
灵原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
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黄河》。诗中描绘了黄河侵蚀小吴地区的情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水势的凶猛,连天汉(银河)中的生物如龟鳖也被冲刷殆尽。灵原潭下的莲藕因水患而腐烂,菖蒲却顽强地不生新节,象征着在逆境中仍有坚韧的生命力。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白马桥边的边塞景象,人们在桥头迎送胡人,反映出当时边疆的繁忙和动荡。冀州的道路因黄河泛滥而中断,车辆无法通行,显示出黄河水患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新堤的修建,堤坝高耸,显示出人们对抗水患的决心和努力,但旧堤的修缮工作仍未停止,暗示着治水工程的艰巨和持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黄河为背景,寓言深刻,既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也反映了人们与自然抗争的韧性和智慧。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
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
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越艳风流,占天上、人间第一。
须信道、绝尘标致,倾城颜色。
翠绾垂螺双髻小,柳柔花媚娇无力。
笑从来、到处只闻名,今相识。
脸儿美,鞋儿窄。
玉纤嫩,酥胸白。
自觉愁肠搅乱,坐中狂客。
金缕和杯曾有分,宝钗落枕知何日。
谩从今、一点在心头,空成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