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吴山绝顶望钱塘江潮》
《登吴山绝顶望钱塘江潮》全文
明 / 孙一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独倚危岑岸接䍦,晚潮初上练痕齐。

乱挝鼍鼓妖蛟舞,倒捲银山海日低。

弓弩千年人去后,帆樯万里望中迷。

凭谁唤起眉山老,为诵钱王庙里题。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登吴山绝顶望钱塘江潮》描绘了登高远眺钱塘江潮的壮丽景象。首句“独倚危岑岸接䍦”以个人独处的孤独感开始,展现出诗人站在高山之巅,江岸近在眼前,与苍茫的背景形成对比。“晚潮初上练痕齐”则描绘了傍晚时分潮水如白练般涌来,江面波光粼粼,如同丝带一般整齐。

“乱挝鼍鼓妖蛟舞”运用了夸张和比喻,将潮水的声音比作鼍鼓(大龟壳制成的鼓)的狂乱敲击,形象地描绘出潮水汹涌澎湃的气势,仿佛蛟龙起舞。而“倒捲银山海日低”则进一步描绘了潮水涌动时的壮观,仿佛银色的山峦翻滚,连带着太阳也似乎被拉低。

“弓弩千年人去后”暗示历史的沧桑,千百年来,钱塘江潮依旧,人事已非。“帆樯万里望中迷”则写出诗人遥望远方,思绪万千,对江面上过往船只的迷失感,寓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凭谁唤起眉山老,为诵钱王庙里题”,诗人期盼能有人唤起眉山的老者(可能指代当地的历史人物或智者),让他们在钱王庙中吟诵这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观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钱塘江潮的雄浑壮观,同时也融入了历史人文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孙一元
朝代:明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猜你喜欢

小重山 道友求问

养性休教起怒嗔。
外身须认正,里头真。
日施方便做慈因。
清凉至,只在气精神。
财色莫相亲。
自然通大道,觉申申。
金丹结就出迷津。
登云路,玉洞看长春。

(0)

渔父咏 赠友人 此首原误作渔家傲

名宦为盐判。
室内同公案。
闲心各一半赞。
分过如何断。
好将云水伴。
夫妇山头看。
清风明月唤玩。
结就无涯算。

(0)

特地新·天地人生

天地人生,同来相遇。
应将甚、昭彰显务。
道门开,释门阐,儒门堪步。
识元初,习元本,睹元辰,元阳自个。
日月星辰,齐旋躔度。
唯临莅、虚空照布。
精关扃,气关达,神关超露。
禀三才,立三教,得三光,三

(0)

望蓬莱 纸旗上书

边境静,乞觅得便宜。
战鼓复为韶乐鼓,征旗还作化缘旗。
便见太平时。
那减舍,第一莫迟迟。
王哲害风无忧子,当三折二小钱儿。
伏愿认真

(0)

苏幕遮 赠于道友

要修行,须发愤。
除了忧愁,破尽情怀闷。
□仗慧刀挥五蕴。
劈开双关,稳稳成三分。
没商量,休厮问。
只把前篇,日日频搬运。
好向家中搜土粪。
拨见明珠,携入清凉郡。

(0)

折丹桂 重阳教化集卷之一

害风故著言谈引。
全道应难忍。
荣华攀爱已捐除,谩调和,教你尽。
好将心脉时时诊。
道服须支准。
前篇词意请消详,这番儿,催得紧。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