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蓦山溪》
《蓦山溪》全文
元 / 刘处玄   形式: 词  词牌: 蓦山溪

红莲池畔,不让游山景。

闹里却无心,身似藕出泥花静。

壶天妙趣,别有四时春,真应物,宝光明,今古谁人省。

真行道德,显化邪归正。

口应更声随,只是要、寸灵无病。

贪争意尽,道眼自然开,来世外,混京华,积行常平等。

(0)
鉴赏

这首元代刘处玄的《蓦山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诗人以红莲池畔为背景,强调了内心的清静与超脱。莲花象征着洁净和出淤泥而不染,诗人身处喧嚣之中,心境却如藕花般静谧,体现出对世俗浮华的淡然态度。

"壶天妙趣,别有四时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仿佛在微型仙境中体验四季如春的乐趣,这与现实世界的繁忙形成对比。"真应物,宝光明,今古谁人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追求的内在真理,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光明是内在的,而非外在可见,这种境界并非人人能理解。

"真行道德,显化邪归正",强调道德的力量,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引导人心向善,纠正错误。"口应更声随,只是要、寸灵无病",表明诗人注重言语的修养,追求心灵的纯净,希望借此消除烦恼。

最后,"贪争意尽,道眼自然开",表达出对放下欲望后的顿悟,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在此体现。"来世外,混京华,积行常平等",诗人期待自己能在纷扰的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平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道德行为的积累达到内心的平等。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刘处玄

刘处玄
朝代:元

刘处玄,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随山派创派者,字通妙,号长生子,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武官庄人,生于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七月十二日。侍母至孝,夙愿修道,因母在不敢违,清静固守。金大定九年(1169年),其母去世后,遂拜王重阳为师入道,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
猜你喜欢

庐阜书舍和潘百石·其四

沧溟著艇未还恩,又结庐冈土宇尊。

六十乃扶居士杖,寻常不过酒人门。

江山尽放襟怀阔,风日频来笑语温。

只欠一诗閒道破,无人走告定山村。

(0)

次韵邓督府见寄

眼看百物随时过,路有千岐到处多。

想见精神官里坐,不离文字手中摩。

白衣管领千峰醉,黄菊商量九日歌。

尧舜浮云无一点,庐山何敢更嵯峨。

(0)

北溪容球来访答之·其一

孤月正酣东阁睡,清风又到北溪船。

看君迥出诸客右,问我何如十载前。

剑气烛天堪引望,桃花照眼未须怜。

山中碧玉仙家物,已證先生作睡仙。

(0)

寄吴明府同世卿游玉台

圭峰雨初霁,策马向松关。

流泉忽满涧,白云长在山。

弃置千般事,来投半日閒。

上方禅榻静,坐到暮钟还。

(0)

楚云台呈世卿·其二

行窝还几处,云水且吾台。

雨脚风吹断,潮头月涌来。

野桥牵木渡,沙径逐牛回。

亦有采樵者,放歌行负醅。

(0)

龙山吟走笔和陈冕·其二

何处龙山吊古坟,忽传佳句到黄云。

始知佛是西方我,报答人间父母恩。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