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村晚》
《村晚》全文
明 / 何体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临水疏篱短,浮桥小径通。

马嘶凉市渡,舟泊柳亭风。

带笛归村牧,和烟卷钓筒。

依依云岭树,一片夕阳红。

(0)
鉴赏

这首《村晚》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傍晚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临水疏篱、浮桥小径、凉市渡口、柳亭微风、牧童笛声、垂钓人烟、云岭树木与一抹夕阳的组合,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首先,“临水疏篱短,浮桥小径通”两句,通过“临水”、“疏篱”、“短”、“浮桥”、“小径”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乡村环境,展现出乡村特有的宁静与和谐。疏篱短墙,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暗示了乡村的朴素与自然。

接着,“马嘶凉市渡,舟泊柳亭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傍晚的动态景象。马嘶声在凉市渡口回荡,舟泊于柳亭,微风吹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也赋予了场景以生命力。这里,通过“马嘶”与“舟泊”的对比,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与宁静,形成了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美。

“带笛归村牧,和烟卷钓筒”两句,则将焦点转向了乡村生活的细节。牧童带着笛子归来,与烟雾缭绕中垂钓的人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烂漫,又展现了成年人的闲适与宁静。这两句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依依云岭树,一片夕阳红”两句,以“云岭树”与“夕阳红”作为收尾,不仅渲染了画面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美景的赞美之情。云岭树的“依依”二字,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情感色彩,夕阳的“一片红”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格外温馨与美好。

综上所述,《村晚》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对比,成功地展现了乡村傍晚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

作者介绍

何体性
朝代:明

何体性,字其睿,自号介丘山人。顺德人。明神宗万历时人,有《朗吟轩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七有传。
猜你喜欢

吊监国夫人诗四绝·其二

一盏明灯一帖明,傍缠灯影复相连。

三朝茶饭尽人事,七尺梁间订后缘。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九十

轻缯作裤白罗襦,那识家仍担石无。

明烛华灯喧夜半,分曹到处快呼卢。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七十八

解箨声清迥不凡,欲参玉版践巉岩。

千头觳觫穿林出,味苦难禁太守馋。

(0)

澄台观海

海上栖迟及早秋,登台骋望思悠悠。

常虞雷雨从空下,始信乾坤镇日浮。

湠漫由来围赤嵌,苍茫何处问舟邱。

乘槎便欲从兹去,凭占星文入斗牛。

(0)

戏题张司马三杯草圣图

胜迹已传工部句,轻绡复睹曲江图。

不知草圣生花笔,犹向娥眉一画无。

(0)

卸篆引见留别绅耆

东南半壁俨蓬莱,鳌戴云山四面开。

富教商量长治计,安危斟酌出群才。

仙成徐福空劳想,花好潘郎不暇栽。

多少心情酬未得,愧余两度抱琴来。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