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我弱冠,辟廱尾群英。
公时少二岁,籍注国子生。
同舍气味同,异姓而弟兄。
厥后公筮仕,我亦猎科名。
参辰不相比,邈焉笑语并。
云溪既卜筑,来往数逢迎。
玄谭入理窟,淡交遗世情。
邑人敬二老,可为来者程。
顷年我出使,公言勉一行。
偻指解辔归,请当踵前盟。
山颓梁木坏,闻讣恍以惊。
迹公生平事,表里皆纯诚。
居家简以肃,从官廉而平。
应酬心地虚,不见喜愠萌。
处顺悠然去,了无丝发惊。
乃知学道力,坚刚老益明。
天报良未已,诸孙何铮铮。
回首丹旌路,风悲涕泪横。
忆昔我弱冠,辟廱尾群英。
公时少二岁,籍注国子生。
同舍气味同,异姓而弟兄。
厥后公筮仕,我亦猎科名。
参辰不相比,邈焉笑语并。
云溪既卜筑,来往数逢迎。
玄谭入理窟,淡交遗世情。
邑人敬二老,可为来者程。
顷年我出使,公言勉一行。
偻指解辔归,请当踵前盟。
山颓梁木坏,闻讣恍以惊。
迹公生平事,表里皆纯诚。
居家简以肃,从官廉而平。
应酬心地虚,不见喜愠萌。
处顺悠然去,了无丝发惊。
乃知学道力,坚刚老益明。
天报良未已,诸孙何铮铮。
回首丹旌路,风悲涕泪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为悼念友人宇文朝议所作的挽词。诗中回忆了诗人与宇文朝议年轻时的友情,他们一同求学,志趣相投,如同兄弟。后来,他们都致力于仕途,尽管职位不同,但友情依旧深厚。宇文朝议选择在云溪筑屋,过着淡泊的生活,受到邑人的尊敬。诗人提到自己出使归来,宇文朝议曾鼓励他践行道义,可惜的是,宇文不幸去世,诗人深感震惊和哀痛。
诗中赞扬了宇文朝议的品行,他为人简朴严肃,为官清廉公正,应对事物心境坦荡,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泰然处之。诗人感叹他的学问修养,坚毅刚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分明。最后,诗人对宇文朝议的子孙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先人的美德。诗篇结尾,诗人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逝者离去的悲痛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赞美和怀念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