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事远征,能知边塞情。
长骑汗血马,调戏郅支营。
大小七十战,金鼓夜自鸣。
稽首两贤王,大开受降城。
匈奴不可敌,剑声讵能平。
终生独忼慨,抗言请长缨。
结发事远征,能知边塞情。
长骑汗血马,调戏郅支营。
大小七十战,金鼓夜自鸣。
稽首两贤王,大开受降城。
匈奴不可敌,剑声讵能平。
终生独忼慨,抗言请长缨。
这首《边人曲》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对一位边疆战士的描绘,展现了古代边防将士的英勇与悲壮。
诗中开篇“结发事远征,能知边塞情”,点明了主人公从青年时期便投身于边疆的征战之中,对边塞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接着“长骑汗血马,调戏郅支营”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策马驰骋、英勇杀敌的情景,其中“调戏”一词虽字面上带有戏谑之意,实则暗含着战士们面对强敌时的机智与不屈。
“大小七十战,金鼓夜自鸣”进一步展示了战争的激烈与频繁,即使在夜晚,战鼓声仍回荡在边疆的每一个角落,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休止。紧接着“稽首两贤王,大开受降城”两句,描述了在两位贤明的君主领导下,边疆地区得以暂时安宁,受降城的开启象征着和平的到来,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最终目的——为了和平而战。
“匈奴不可敌,剑声讵能平”表达了对匈奴势力的强大与难以征服的感慨,即便剑声再响亮,也无法彻底平息边境的烽火。最后“终生独慷慨,抗言请长缨”两句,揭示了主人公一生的慷慨激昂与对国家的忠诚,即使面对生死存亡,也愿意挺身而出,请求领命出征,保卫边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古代边疆战士的英勇与牺牲精神,也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
江山启名都,人文萃一方。
萧闲岁阴节,兰室生寒香。
主人方好贤,高宴崇词章。
显贵既满座,幽隐亦以彰。
赏韵屏丝竹,摅襟缓飞觞。
性简理自勤,趣深道乃光。
积慕情故洽,始遘形已忘。
惓言结新知,渺予悲故乡。
毕景欢未足,往路缅何长!
诘朝但回首,云水空苍茫。
忆昔垂发年,时令喜当秋。
披爽身且健,凌高志方遒。
览此纤翳澄,快彼繁缛收。
人事漠不与,焉知悲与愁?
倏忽三十载,苦乐迥不犹。
夙期时已过,妄想知难酬。
亲爱并凋丧,去者多于留。
时一感忆之,方寸攒戈矛。
蛮州苦炎热,严冬蒸汗流。
今岁气候改,凉风应时投。
熊罴撼大树,中夜闻飕飂。
天忽泬寥清,日转晶明浮。
峨峨绕城岫,历历舣江舟。
远慨生目中,旧欢触心头。
死别已多感,生离那不忧?
壮怀安在哉,日夜梦沧州。
寄语早年客,慎母慕远游。
濩落非世用,屏迹在田园。
汲汲二三子,谬推为时贤。
馆之清溪侧,花发溪中妍。
溪南多乔松,松下无杂喧。
辄复摘章句,晨夕相穷研。
孺子来何所,求我林水间。
适有盈觞酒,更谋通夜欢。
诗歌究夙好,探讨发古编。
嗟汝贫苦居,并日乃一餐。
如何慕闲逸,甘以辞冕轩。
及身感沦没,宁问千载传?
尚务储世资,勿效风露言。
诸英幸努力,覆辙今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