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夫君战历黔南,万里共艰难,英荡节摧江上泣;
就公子养迎楚北,三春莽萧瑟,蟠桃花落雨中寒。
当夫君战历黔南,万里共艰难,英荡节摧江上泣;
就公子养迎楚北,三春莽萧瑟,蟠桃花落雨中寒。
这首诗描绘了陈夫人的悲壮与坚韧,以及她所经历的艰难困苦。首句“当夫君战历黔南”,开篇即点明陈夫人在丈夫征战黔南时的处境,展现了她的孤独与担忧。接着“万里共艰难”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共同面对的遥远而艰难的岁月,情感深沉而真挚。
“英荡节摧江上泣”描绘了丈夫在战场上的英勇与牺牲,陈夫人在江边哭泣,表达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残酷的无奈。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感人。
后两句“就公子养迎楚北,三春莽萧瑟”,转而描述陈夫人在丈夫不在身边时的生活状态。她独自抚养孩子,迎接北来的春天,但此时的春天却显得格外萧瑟,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孤寂。
“蟠桃花落雨中寒”以花落雨中的景象,象征着陈夫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助。蟠桃花的凋零,不仅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也暗含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陈夫人在丈夫征战期间所承受的孤独、思念、坚强与牺牲,以及她在艰难岁月中的坚韧不拔。诗中充满了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