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隐沦地,上林句曲前。
朅来思访道,属望赋游仙。
松引飞轮路,云收积玉巅。
华阳不知远,趣驾似行天。
三士隐沦地,上林句曲前。
朅来思访道,属望赋游仙。
松引飞轮路,云收积玉巅。
华阳不知远,趣驾似行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颂与友人俞仲素一同游历茅山(上林句曲前)的情景。"三士隐沦地"暗指三位贤士的隐居之地,充满了神秘与超凡的气息。诗人朅来(往访)此地,目的是寻求道义,寄托于游仙的想象中寻找精神解脱。"松引飞轮路"运用了道教神话中的意象,暗示他们踏着松径前行,仿佛乘着飞轮在仙境中穿梭。"云收积玉巅"则描绘了山峰顶部云雾缭绕,如同积聚的玉石般壮观。最后,诗人表示华阳(道教中的仙界)虽遥不可及,但驾车而行,感觉就像在天空中畅游一般,流露出对道教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整体上,这是一首借游仙之境表达人生哲理与精神追求的佳作。
黄金作台留好客,好客不留秋月白。
东风吹雪满衣襟,却赋长歌送行客。
辽东之山医巫闾,六月五月雪不除。
昨朝遣使降香去,五尺冰上行飞车。
知君江上惯舟楫,快马如龙亦徒设。
束取来时一卷书,还向江波对明月。
我本蜀人随水来,结屋与子相邻隈。
白发京尘不归去,临风相送兴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