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精地术,终岁客江门。
辨壤因知脉,穷河遂识源。
珠丘虞冢秘,金碗汉陵存。
访古游曾遍,通幽业自尊。
邦君迎射覆,弟子窃书翻。
岂是亡牛者,空思坠马言。
早年精地术,终岁客江门。
辨壤因知脉,穷河遂识源。
珠丘虞冢秘,金碗汉陵存。
访古游曾遍,通幽业自尊。
邦君迎射覆,弟子窃书翻。
岂是亡牛者,空思坠马言。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名为《赠曾地师》。诗中展现了对地理学的深厚兴趣与研究,以及对古代遗迹的探索精神。诗人早年专注于地理学的研究,常年漂泊于江海之间,通过实地考察辨识土壤的脉络,探寻河流的源头。他深入研究古代的地理知识,如虞舜的墓葬和汉代陵墓的地点,显示了他对历史地理的深刻理解。
诗人不仅在地理学上有独到的见解,还广泛游历,遍访古迹,追求真理。他与地方官员交流,探讨地理谜题,同时也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尽管诗中提到“岂是亡牛者,空思坠马言”,似乎在暗示自己并非真正的学者,只是空谈理论,但实际上,这更是一种谦逊的态度,表明诗人对自己的学识和实践能力充满自信,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学问的追求和对过去知识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地理学研究的热情、对古代文化的探索以及与人交往的智慧描绘,展现了诗人博学多才、谦虚谨慎的人格魅力,以及对知识不懈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