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镜篇》
《古镜篇》全文
唐 / 陈陶   形式: 古风

紫皇玉镜蟾蜍字,堕地千年光不死。

发匣身沈古井寒,悬台日照愁成水。

海户山窗几梳绾,菱花开落何人见。

野老曾耕太白星,神狐夜哭秋天片。

下国青铜旋磨灭,回鸾万影成枯骨。

会待抟风雨泬寥,长恐莓苔蚀明月。

(0)
翻译
紫色天帝的玉镜中,刻着蟾蜍的神秘文字,即使跌落千年,光芒依然不息。
打开匣子,它沉入古老的寒井,阳光照射下,愁绪化作流水。
海上的窗户和山间的梳妆台,又有谁来梳理它的光泽?菱花绽放凋零,无人得见。
乡野老者曾耕耘在太白星旁,神狐在秋夜悲泣,只留下一片寂寥。
人间的青铜很快就会磨损消逝,回转的鸾鸟身影化为枯骨。
我期待能乘风破浪,但又担心莓苔侵蚀那明亮的月色。
注释
紫皇:古代神话中的天帝。
玉镜:珍贵的镜子。
蟾蜍:神话中的月亮神。
光不死:光芒永不熄灭。
发匣:打开的盒子。
古井:年代久远的井。
海户:海边的住所。
梳绾:梳理装饰。
太白星:古人对银河的称呼。
神狐:狐狸精或神话中的狐狸。
青铜:古代金属,泛指器物。
莓苔:青苔,常用于形容古老或荒凉。
明月:明亮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面古老的紫皇玉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历史沧桑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沉感慨。开篇"紫皇玉镜蟾蜍字,堕地千年光不死"写出了这面镜自古以来历经沧桑,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光辉,不被岁月所消逝。

接着"发匣身沈古井寒,悬台日照愁成水"则描绘了镜落入古井中,其上的霜气与井水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时间的冷酷。诗中的意象充满了悲凉之情。

"海户山窗几梳绾,菱花开落何人见"通过镜子在古老房屋内外的映射,反映出一个孤独的人物形象,他或许是守护着这面古镜的人,对于时间的流逝以及世界的变迁感到无力和孤独。

"野老曾耕太白星,神狐夜哭秋天片"则是对自然界的描写,通过对农人和神狐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一种感悟,以及对宇宙之大无边的敬畏。

"下国青铜旋磨灭,回鸾万影成枯骨"这两句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描绘,通过镜子映射出的古代文明的残骸,表现了时间的摧毁力量以及一切生命最终都将归于尘土。

最后"会待抟风雨泬寥,长恐莓苔蚀明月"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忧虑和对自然界中光明之物可能被侵蚀的担忧。整首诗通过古镜这一象征性强烈的物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个人的命运感以及对宇宙生命的思考,是一篇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陶

陈陶
朝代:唐   号:三教布衣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生辰:约公元812—约885年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
猜你喜欢

颂古五首·其一

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

白云影里怪石露,绿水光中古木清。

(0)

偈二首·其二

未开口时先分付,拟思量处隔千山。

莫言佛法无多子,未透玄关也大难。

(0)

朝阳峰

扶桑拥晴红,梧桐蔼深翠。

鸣凤在高冈,昭昭圣王瑞。

(0)

次韵欲游西湖阻雨

去年赏西湖,薄暑扳跻难。

同游幸胜士,酒沃衣巾斑。

今岁来钱塘,腊雨扁舟寒。

友朋适四集,局蹙樊笼间。

此生分林泉,造物犹余悭。

未为登岳祷,且作访戴还。

无私本天理,敢怨阴云顽。

向来旱蝗恶,征赋亦未宽。

宁令风作雪,要看麦堆山。

(0)

奉怀张公潜舍人二首·其二

腕中有万斛力,胸次乃千顷陂。

字画颜行杨草,文章韩笔杜诗。

(0)

偶作

去年芳草又萋萋,休叹王孙犹未归。

更见春深送春雁,三三两两傍云飞。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