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次韵答紫山见寄》
《点绛唇.次韵答紫山见寄》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节近清明,一池春绿蛙催雨。

凭阑无绪,目送年芳去。拟剪湘天,不供笺愁句。

相思苦。花无重数。红认斜阳暮。

(0)
鉴赏

这首《点绛唇·次韵答紫山见寄》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春水泛绿,蛙声催雨,凭栏远眺,思绪万千的画面。

首句“节近清明”点明了时间背景,清明节将近,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接着“一池春绿蛙催雨”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池塘中春水碧绿,青蛙鸣叫,仿佛在催促着春雨的到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凭阑无绪,目送年芳去”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美好的春景,却内心无端生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惋惜时光的流逝,年华易逝,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拟剪湘天,不供笺愁句”一句,诗人想象自己想要剪下一片湘江的天空,用来寄托心中的愁绪,但最终却发现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难以言表。

最后,“相思苦。花无重数。红认斜阳暮”将情感推向高潮。相思之苦,如同繁花无数,即便是在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也难以分辨哪一朵是心中最牵挂的那朵。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言说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情长久.和休庵见寿

前生活页寒花,薄命将秋化。

忽一梦好风吹过,斜日西下。

重阳新五十,结茅地、难选青苔半架。

算来日,闻鸡不舞,緤马何山。邀酒伴,寻僧社。

独秀仙人,节是陶潜亚。

怎忍寄一篇河满,珠泪盈把。

低颜入市,对年少,休问金貂酒价。

共君去耕烟谷口,卖卜桥亭,身后事,香姜瓦。

(0)

南乡子.雄溪九日

人影瘦于秋。和雨和风共一楼。

难得尊前开口笑,都休。醉把黄花插满头。

佳节尚淹留。听雁青篷昨夜舟。

重向东篱寻旧梦,悠悠。病蝶寒螀各自愁。

(0)

河满子.闻雁

太液何时雪尽,洞庭此日波荒。

水碧沙明苔两岸,湖天古怨微茫。

枫叶蓼花多处,勾留半在红乡。

一路冲开雨密,数声拖得秋长。

只有渔翁浑不管,中流自起鸣榔。

几处高楼怕听,谁教错住潇湘。

(0)

传言玉女.和逃禅生四和

昼午熏浓,窈蔼茜窗琼轴。绣屏围艳,费量珠十斛。

龙涎凤咮,绀唾蛮红生簇。越瓷清供,佩环争馥。

漫比欢侬,怪荀郎、未免俗。自然风韵,共骚心暗触。

美人香草,步引凌波相逐。国香遗恨,更调哀曲。

(0)

月当厅.抚时伤乱,同梅溪韵

铁笛叫破鱼龙睡,江婓镜影,西子颦心。

佩解汉皋,黄鹤一去秋深。

巴水洞庭雁风,骤斜阳、惨澹紫磨金。

暮潮紧、鲸铿鼍震,共竞呿吟。湘云。

楚雨连巫峡,怕瑶姬、蜀魄空断难寻。

泪浅梦轻,谁托轸玉哀音。

虫语鸟悲两无绪,短怜霜鬓菊羞簪。

摇落尽、居人苦恋,一寸微阴。

(0)

沁园春·其八蛙

唐十二陵,宋五六更,汝其司之。

笑坐井公孙,枉称尊大,食糜天子,苦问官私。

为告龙王,身今无尾,慎莫追寻蝌蚪时。

堪倾听,是池塘春草,梅雨萋迷。两衙鼓吹如雷。

合笑煞钟山孔稚圭。

看略具爪牙,在田为虎,并无冠帻,入水为鸡。

折足成蟾,无肠是蟹,也夺东方锦袄披。

何年月,化宋家杨戬,骤躐凰池。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