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及丘壑,秋气满平皋。
路积康成带,门疏仲蔚蒿。
山明云气画,天静鸟飞高。
自有东篱菊,还持泛浊醪。
游人及丘壑,秋气满平皋。
路积康成带,门疏仲蔚蒿。
山明云气画,天静鸟飞高。
自有东篱菊,还持泛浊醪。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归隐田园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
“游人及丘壑,秋气满平皋。” 开篇即点出诗人远离尘嚣,来到山野之间,感受着秋天特有的清冷气息弥漫在广阔的田野上。
“路积康成带,门疏仲蔚蒿。” 康成带和仲蔚蒿分别引用了古代学者和隐士的典故,暗示诗人所居之地虽简陋却充满文人雅趣,如同古代学者康成的行囊,又如隐士仲蔚的茅屋,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
“山明云气画,天静鸟飞高。” 山峦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云雾缭绕如同自然的画卷;天空宁静,飞鸟翱翔,展现出一幅和谐而辽阔的画面。
“自有东篱菊,还持泛浊醪。” 最后两句,诗人以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自比,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追求,同时手持浊酒,更添几分闲适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画竹不如真竹真,枝叶易似难得神。
风晴雨露皆有意,子瞻与可无其人。
去岁辟地栽新竹,枝叶离披覆茅屋。
竹梢枯劲竿清瘦,久久可以医吾俗。
昨夜雨过月上时,壁上掩映青青枝。
张子对之无一语,淋漓泼墨发异思。
淡烟轻雾笔底生,枝枝尽带风雨声。
移向乾明寺中挂,壁石好撰张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