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岭西来抱驿楼,?河东去接淝流。
地偏俗陋无车马,官舍常扃绿树稠。
蜀岭西来抱驿楼,?河东去接淝流。
地偏俗陋无车马,官舍常扃绿树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偏远驿站的夜晚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蜀岭西来抱驿楼”,以“蜀岭”起笔,勾勒出连绵起伏的山脉,仿佛从西方蜿蜒而来,紧紧拥抱着驿站的楼宇,营造了一种山川环绕、静谧安宁的氛围。这里的“抱”字生动形象,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和内心深处的宁静。
次句“?河东去接淝流”,转而描绘了河流的流向,一条名为“?河”的水流向东,最终与另一条名为“淝流”的河流交汇。这一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深邃。
接着,“地偏俗陋无车马”,点明了驿站所在之地远离繁华,环境简朴,少有人烟。这不仅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的投射,表达了他对喧嚣尘世的厌倦,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得以暂时逃离世俗的纷扰,享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官舍常扃绿树稠”,描绘了驿站内部的景象。官舍常常被茂密的绿树环绕,显得幽静而充满生机。这里的“扃”字,意为关闭,既指官舍的门扉常闭,也暗含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隔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保护。整句诗通过“绿树稠”这一细节,进一步渲染了驿站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在此找到的精神避风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蜀岭、?河、驿站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和的渴望。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秋风吹地百草乾,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
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
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
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
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朱颜日渐不如故,青史功名在何处?
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
去复去兮如长河,东流赴海无回波。
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
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高歌。
颜回短命伯夷饿,我今所得亦已多。
功名富贵须待命,命若不来知奈何。
北客来江外,秋山到越中。
故交多此见,清兴复能同。
落木秦山近,衡门镜水通。
檐前苔绕砌,篱下菊成丛。
泫泫花承露,泠泠叶动风。
卷帘看彩翠,对酒命丝桐。
戊日辞巢燕,商天向浦鸿。
骞开通细雨,笑语望秋空。
懒竹霜天绿,残花醉里红。
客游惊落叶,更使恨风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