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日雨,不见龙门面。
流水入野田,归云抱幽巘。
因寻香山眠,遂就石楼饭。
山川宛如昔,白傅不可见。
洛阳三日雨,不见龙门面。
流水入野田,归云抱幽巘。
因寻香山眠,遂就石楼饭。
山川宛如昔,白傅不可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秉文在金代游历至洛阳龙门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龙门雨后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感慨。
首句“洛阳三日雨,不见龙门面”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天气状况,雨后的洛阳,使得龙门的面貌变得模糊,难以一睹其真容,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流水入野田,归云抱幽巘”两句,通过流水与云彩的动态描写,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流水潺潺流入广阔的田野,归云环绕着幽静的山峰,画面生动,富有诗意。
“因寻香山眠,遂就石楼饭”则描述了诗人在寻找休息之地时的偶然发现,香山上的美景让他沉醉,于是就在石楼享用美食,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山川宛如昔,白傅不可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已故文学家白居易(字乐天)的追思。山川依旧,但白居易却已不在人世,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松生桃李中,碌碌难为色。
严节霏素霜,始见贞干直。
深感赐剪拂,遂得托鳞翼。
善任更蒙私,不离翰墨职。
填委敢贤劳,惟惧虚车饰。
日晏稍释閒,结揽城西侧。
长川欲济之,波澜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