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舌琤琤巧万端,转令听者觉多般。
争知阿阁春风里,晓日嗈嗈语凤鸾。
簧舌琤琤巧万端,转令听者觉多般。
争知阿阁春风里,晓日嗈嗈语凤鸾。
这首明代汪广洋所作的《百舌》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百舌鸟的鸣叫声,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独特地位。
首句“簧舌琤琤巧万端”,形象地描绘了百舌鸟鸣叫声的美妙与复杂,如同乐器发出的音符,千变万化,令人赞叹不已。次句“转令听者觉多般”,进一步强调了百舌鸟鸣声的多样性,使得聆听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和意境,仿佛置身于不同的场景之中。
后两句“争知阿阁春风里,晓日嗈嗔语凤鸾”,则将百舌鸟置于更为宏大的自然与社会背景之下。这里,“阿阁”象征着高雅与尊贵,“晓日”代表着新生与希望,“凤鸾”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常被用来比喻高贵或美好的事物。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百舌鸟的歌声,更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意义,暗示其声音中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百舌鸟鸣叫声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语言流畅,意象生动,富有哲理意味,是明代咏物诗中的佳作。
武都怒特西入水,空舲野牛蹑空起。
逆潮蹴踏沔江滨,夜吼霜天犹掉尾。
惊涛下撼鼋鼍宫,腥风促浪打沙觜。
群鱼跳波鲛人避,一见凛然慑生气。
乖龙恃势不受降,鳞间出火光射地。
老牛斗酣两角折,兀然不动化为铁。
风剥雨蚀三千年,垂胡犹带战时血。
即今江水白于银,潮平岸稳沙无痕。
渔舠一叶飞夏口,龙骧千斛奔荆门。
篙工舵师坐收值,岂知铁犀与有力。
事往功成那可说,倒卧寒江千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