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皆有托,正道岂无归。
风雅收功远,弦歌得趣微。
王刘终少是,毛郑亦多非。
儒氏潜深爱,篇篇尽玉玑。
古诗皆有托,正道岂无归。
风雅收功远,弦歌得趣微。
王刘终少是,毛郑亦多非。
儒氏潜深爱,篇篇尽玉玑。
这首诗《毛诗(其二)》由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通过“古诗皆有托,正道岂无归”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古诗中蕴含深意和正道追求的思考。接下来,“风雅收功远,弦歌得趣微”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古诗在风雅与情感表达上的深远影响以及在音乐与歌唱中的微妙乐趣。
“王刘终少是,毛郑亦多非”则对比了不同学派对古诗的理解与评价,暗示了对经典解读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最后,“儒氏潜深爱,篇篇尽玉玑”总结了诗人对儒家深厚情感的认同,认为每一首古诗都是珍贵的明珠,充满了智慧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古诗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学价值的肯定与传承的渴望。
洞烟溪月楚山苍,万木辞林稼涤场。
老桂挟秋清入骨,明河倚树烂成章。
城隅静女閒逾美,泽畔累臣晚更香。
若数秋花饶此品,未容陶菊逞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