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其十六》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其十六》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塞向久室处,帟幕亦复周。

温炉炽薪炭,永夜炎光流。

五更屋霜重,重衾如无裘。

兴怀无衣子,卒岁聊优游。

(0)
注释
久室:长久封闭的房间。
帟幕:帷幕,帐幔。
炽薪炭:炽热的木炭。
五更:古代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五更是清晨。
屋霜:屋檐上的霜冻。
重衾:厚重的被子。
无衣子:指内心没有衣物匮乏的忧虑。
聊优游:姑且悠闲度日。
翻译
长久以来封闭的房间,帷幕也已环绕四周。
炉火炽热,木炭燃烧,整夜光芒四溢。
黎明时分,屋檐积霜厚重,厚被仿佛没有足够保暖。
心中无衣裳之忧,度过这一年,暂且悠闲自得。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寒冷冬夜的诗歌,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严寒之日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塞向久室处,帟幕亦复周。温炉炽薪炭,永夜炎光流。" 这几句描绘的是室内的景象。诗中用“塞”来形容窗户紧闭,这个词语给人一种严寒和封闭感。同时,“帟幕亦复周”表明房间里的布幔也是密不透风,营造出一个温暖而又略显局促的空间氛围。接着,“温炉炽薪炭,永夜炎光流”则是对室内取暖措施的描写,通过“温炉”和“炽薪炭”,诗人传达了对火热带来的温暖和舒适感。

"五更屋霜重,重衾如无裘。兴怀无衣子,卒岁聊优游。" 这几句则是室外的寒冷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五更”指的是夜晚最深沉的时候,而“屋霜重”形象地描绘了室外严冬的景象。随后,“重衾如无裘”通过对被褥厚度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于寒冷的感受和对温暖的渴望。“兴怀无衣子”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没有衣服御寒的孩子们的关切与同情。最后,“卒岁聊优游”则是诗人在严冬之末,希望能够有一个稍微舒适些的生活状态,以度过残年。

整首诗通过对比室内外的温差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寒冷生活条件的无奈,以及对于温暖与安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姑苏曲·其二

横塘清浅映红妆,摘叶攀花持赠郎。

浮萍飘泊无根蒂,不似芙蓉到死香。

(0)

杨溪洞四时歌·其三

我梦霓衣历紫宫,瑶华如雨散西风。

偶逢子晋曾相约,后夜乘鸾向月中。

(0)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其十七怀陆馆

著述传畸士,风流与后人。

一杯溪涧水,犹想酹茶神。

(0)

列岫亭以窗中列远岫为韵·其五

我本青山云,无心还出岫。

虽走尘埃中,时时梦三秀。

(0)

秋雨集清泉精舍以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其六

结曲花源路,柴门复几层。

酒醒游客散,松杪出残灯。

(0)

寄曾以三大司马

郢中高步有阳春,纳履频年侍紫宸。

莲座昔为同社客,夷门今愧报恩人。

中朝礼数优专席,四海升平寄一身。

莫道云泥今绝隔,梦中犹得拜车尘。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