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剑当年歌昔游,十年尘梦对三洲。
湘山似戟马前出,楚水如丝天际流。
监禄岂知终化俗,伏波何用更封侯。
离弦莫奏清商曲,梧叶萧萧已报秋。
吹剑当年歌昔游,十年尘梦对三洲。
湘山似戟马前出,楚水如丝天际流。
监禄岂知终化俗,伏波何用更封侯。
离弦莫奏清商曲,梧叶萧萧已报秋。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送李稚大广右视学》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友人赴任的寄语。首句“吹剑当年歌昔游”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剑舞歌声犹在耳边。接下来的“十年尘梦对三洲”则感慨时光荏苒,旧日梦想似乎在现实中变得模糊。
“湘山似戟马前出,楚水如丝天际流”运用比喻,将湘山比作直指远方的利戟,象征着友人的仕途之路,而楚水则如细丝般流淌,暗示旅途的绵长。诗人借景寓言,希望友人能像伏波将军一样,虽身负重任,但不必过于追求功名。
“监禄岂知终化俗,伏波何用更封侯”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期许,希望他能保持初心,不被世俗所染,如同伏波将军那样,以德行而非爵位衡量成就。结尾两句“离弦莫奏清商曲,梧叶萧萧已报秋”,以乐曲和自然景象作结,劝诫友人勿沉迷于过去的欢愉,因为秋意已至,提醒他应把握当下,迎接新的职责。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谊的珍重,又有对友人未来的寄望,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江淮十日晴,似为归人贶。
浊河亦霁颜,平澜容月漾。
今朝广陵路,春气转骀荡。
邗沟日已斜,瓜州潮未涨。
滞舟江城边,朅来江城上。
樱桃淡多姿,杨柳绿无状。
江水媚春晓,开此好图障。
怪我思江南,请君试一望。
衰龄薄俗交相厌,裹足终朝守荜门。
远出不过三里路,卜居常访独家村。
溪梅手剪捎云秀,窗纸亲糊贮日温。
只拟三冬安偃曝,谁教百舍历崩奔。
长沙卑湿灾殃窟,湘岸芳菲涕泪源。
骇电愁霖怜我老,握兰怀芷与谁言。
乌衣自昔专篇翰,南巷由来共酒尊。
急草移文招隐看,不然便欲费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