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从夔子国中来,象马瞿塘去复回。
慧日路头平处险,何曾特地设崔嵬。
近从夔子国中来,象马瞿塘去复回。
慧日路头平处险,何曾特地设崔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示僧》。诗中以夔子国、瞿塘峡等地理景观为背景,描绘了行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
首句“近从夔子国中来”,点明了诗人最近从夔子国这一地区旅行归来。夔子国,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附近,是古代巴蜀之地,以其壮丽的山水著称。诗人通过这一地点的提及,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壮美。
次句“象马瞿塘去复回”,描述了诗人穿越瞿塘峡的过程。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以其雄伟险峻而闻名。诗人用“象马”比喻船只,形象地展现了在狭窄湍急的江面上航行的艰难与壮观。这里的“去复回”,既指船只往返于瞿塘峡,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命旅程的感慨。
第三句“慧日路头平处险”,转而描写了一段看似平坦却隐藏着危险的道路。慧日,常用来比喻智慧之光或光明的未来。这里可能象征着人生的道路,即使表面看似平静,实际上也可能充满未知的挑战和风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生道路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最后一句“何曾特地设崔嵬”,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诗人在此提出疑问,似乎在说,自然界的险峻并非特意为之,而是其本真面貌的体现。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哲学反思,暗示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因外在的艰难而失去内在的平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宋代文人诗风的特点。
关西王郎气无敌,手持白简回霜色。
都市惊呼铁䯀骢,殿头捧下团龙敕。
此行暂作南畿使,三辅秋风动旌旆。
内地新纡复马恩,军储已足留田议。
羽书顷者奏甘泉,边骑凭凌踏塞烟。
看君飞檄净沙碛,却笑从军王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