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杨陆共峥嵘,吟到停云趣转清。
古似洞庭张雅乐,严如即墨敛残兵。
茵蔯终不肥方朔,芣苡何堪病冉耕。
细读残编搔白首,未应造物忌诗名。
向来杨陆共峥嵘,吟到停云趣转清。
古似洞庭张雅乐,严如即墨敛残兵。
茵蔯终不肥方朔,芣苡何堪病冉耕。
细读残编搔白首,未应造物忌诗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书萧千岩集》,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首句“向来杨陆共峥嵘”运用典故,提及唐代诗人杨巨源和陆游的高洁品格,并以山势比喻二人在文学上的卓然独立。紧接着“吟到停云趣转清”,则表现了诗人在吟咏古文时心境的清新与兴致所至。
接下来的“古似洞庭张雅乐,严如即墨敛残兵”将自己的文学风格比作唐代音乐家张文光之雅正,又像北宋书法家即墨严谨之态,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深度。
“茵蔯终不肥方朔,芣苡何堪病冉耕”则是诗人自叹,尽管个人遭遇不幸,但仍坚持个人的文学理想,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这里的“茵蔯”与“芣苡”都是草本植物,用以比喻诗人在逆境中依然坚守文学理想。
最后,“细读残编搔白首,未应造物忌诗名”表达了诗人对前代文学遗产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个人的文学成就是否能够流传后世的自我怀疑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文学修养、艺术追求与生平际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郁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