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园高卧老袁安,桂树飘香几岁寒。
人仰盛名归洛下,天留耆德壮词坛。
五旬夫妇齐眉易,三世儿孙膝绕难。
怪底元方常后席,凤楼云气墨初乾。
潜园高卧老袁安,桂树飘香几岁寒。
人仰盛名归洛下,天留耆德壮词坛。
五旬夫妇齐眉易,三世儿孙膝绕难。
怪底元方常后席,凤楼云气墨初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隐士在潜园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其高尚的品德与深远的影响。首句“潜园高卧老袁安”以袁安卧雪典故,形象地表现了隐士的高洁与淡泊。接着,“桂树飘香几岁寒”一句,借桂树之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高洁品质的恒久不变。
“人仰盛名归洛下,天留耆德壮词坛”两句,赞美了这位隐士不仅在生前享有极高的声誉,其品德与才华也对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人仰盛名”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天留耆德”则强调了他的高龄与德行,使他成为文坛上的一座丰碑。
“五旬夫妇齐眉易,三世儿孙膝绕难”通过描述夫妇间的和谐与三代同堂的温馨场景,展现了隐士家庭生活的幸福与美满。这两句既是对隐士家庭生活的美好描绘,也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
最后,“怪底元方常后席,凤楼云气墨初乾”两句,以元方让座的典故,进一步赞颂了隐士谦逊的品格。同时,“凤楼云气墨初乾”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隐士创作时的意境与氛围,暗示其作品如同云雾中的凤凰,充满了灵性和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品德、家庭以及创作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作品。
临川先生富文学,愿见久矣不可亲。
夜占使星动牛斗,晓闻官轺薄东鄞。
欣然出门往见之,向者佩诵今始真。
才华籍籍三十载,积学所至非鬼神。
银蜍濯海秋旦旦,淑气鬯物春津津。
大朝士流日以盛,玉堂掌故俱荐绅。
焕章三朝旧文物,直与造化同陶甄。
公行采访及遗俗,礼繁乐缛皆陈陈。
忠端奸佞等黄土,尚藉竹帛昭瑜珉。
诏修三史求遗书,至四明董狐马迁。
不可作呜呼千载公其人。
既是随阳,何不向、东吴西越。
也只在、黄尘燕市,共人凄切。
几字吹残风雨夜,一声叫落关山月。
正瑶琴、弹到望江南,冰弦歇。悲还喜,工还拙。
廿载事,心间叠。却从头唤起,满前罗列。
凤沼鱼矶何处是,荷衣玉佩凭谁决。
且徐飞、莫便没高云,明春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