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多桃李,寂寞自成蹊。
白雪千林阔,红云一片低。
人非刘氏子,路近武陵溪。
故国春相似,瞻观处处迷。
南阳多桃李,寂寞自成蹊。
白雪千林阔,红云一片低。
人非刘氏子,路近武陵溪。
故国春相似,瞻观处处迷。
这首诗描绘了南阳地区的桃李之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南阳多桃李,寂寞自成蹊”,以南阳的桃李繁盛为背景,描绘出一片静谧而幽深的景象。桃李花盛开,虽无人迹,却自然形成了小径,展现出一种自然生长的力量和生命力。
接着,“白雪千林阔,红云一片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白雪覆盖的广阔林地与低垂的红云相映衬,营造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的画面。白雪与红云的对比,不仅增加了视觉冲击力,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人非刘氏子,路近武陵溪”则引出了一个关于寻觅与发现的故事线索。这里的“刘氏子”可能暗指桃花源中的隐士或故事的主角,而“武陵溪”则是《桃花源记》中著名的地点,象征着未知的神秘之地。这句话暗示了诗人或许在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归宿或理想之地,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
最后,“故国春相似,瞻观处处迷”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感叹于南阳的春天与他心中的故国春景相似,但又因眼前的美景而感到迷惘。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南阳桃李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历史和内心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今日天气和,好风扇明庶。
卉木待芳菲,美人恐迟暮。
良时朋侣佳,晨兴理冠屦。
言寻粤秀巅,振衣放高步。
东北有层楼,翚飞美无度。
经始自先朝,增华别新故。
乘兴穷跻攀,遥情纵瞻顾。
下瞰尉陀城,歌钟溢衢路。
四郊方殿屎,三农渴甘澍。
遥遥山上云,兀兀原头树。
云树不相知,阴晴各欣惧。
凭高逸兴生,抚景繁忧聚。
无力挽天河,眷然独延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