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已老》
《已老》全文
宋 / 吴则礼   形式: 古风

北湖居士端已老,后日悬知有老坏。

此生何处办庵粮,忽然老坏可复奈。

不如罢读瞿昙书,二时粥饭学予糊。

都无筋力堪井臼,睡起饱听鸧鹒呼。

(0)
翻译
北湖居士年事已高,往后必定会衰老损坏。
这一生在何处寻找庵庙的粮食,突然间衰老损坏又该如何应对呢?
不如放弃阅读佛经,早晚粗茶淡饭,像我一样过日子。
如今连力气都没有,无法打水舂米,醒来后只想饱听黄莺的鸣叫。
注释
北湖居士:指诗人自己,居住在北湖边的隐士。
已老:年纪大了。
后日:未来。
悬知:预料。
老坏:衰老损坏。
庵粮:指修行或隐居所需的生活物资。
忽然:突然。
奈:应对,怎么办。
罢读:停止阅读。
瞿昙书:指佛经,瞿昙是佛陀的姓氏。
二时:早晚。
予糊:像乞丐一样简单生活。
筋力:体力。
井臼:汲水和舂米的工具,代指家务劳动。
鸧鹒:黄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隐士,对于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和困境有着深刻的感慨。"北湖居士端已老"一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孤寂的场景,隐士在北湖畔,已经步入晚年,形体也开始衰弱。紧接着的"后日悬知有老坏"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健康状况的担忧和无奈。

"此生何处办庵粆"则表达了隐士对于今后生活来源的困惑,他不知道如何才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而接下来的"忽然老坏可复奈"更是深化了这种无力感,面对突如其来的衰老和身体的虚弱,隐士感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

然而,在诗人看来,与其在日常琐事中耗费心神,不如放下尘世的纷争,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不如罢读瞿昙书"表明了隐士对于佛学的追求和向往,而"二时粥饭学予糊"则是对生活简单化的一种追求,即使是最基本的饮食,也希望能够简单而纯净。

最后两句"都无筋力堪井臼,睡起饱听鸧鹒呼"描绘了隐士已经失去了体力的现状,他甚至连打水磨谷物的力量也没有,只能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后,躺下聆听鸟鸣,这种境况无疑是对生命力度减退的一种无奈接受。

整首诗通过隐士的自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态。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但在诗人的内心深处,却有一份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佛法的追求,这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寄托的一种追求。

作者介绍

吴则礼
朝代:宋   籍贯:今湖北阳新)

吴则礼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今湖北阳新)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猜你喜欢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
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
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
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0)

秋吟 其一

夜雨滋蔬圃,秋风过草堂。
长歌追李杜,高论入羲皇。
戏水知鱼乐,寻膻看蚁忙。
儿童建勋业,灯火得新凉。

(0)

晚眺 其二

云腾山欲重,雨过树如新。
细路多行虎,荒村不见人。
游丝悬落日,小草乱青春。
何处论知己?
过从白鸟亲。

(0)

漫兴 十九

吟诗怀杜甫,持酒看吴钧。
落叶千林晓,飞鸿万里秋。
只嫌风俗变,不为别离愁。
向晚闻征鼓,徘徊倚小楼。

(0)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五

青松岁寒物,讵比蒲柳才?
冰霜虽剥蚀,疏花应时开。
良工岂不偶?
中心类寒灰。
却怜蘼芜草,遍满黄金台。

(0)

红梅 其八

洞天窅窅无人到,白日丹光出树林。
仙子竟忘食玉法,笑迎春色绿云阴。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