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姑苏台》
《登姑苏台》全文
宋 / 李啸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规模高敞俯城池,未必斯台是故基。

风月祇招人感慨,江山不管国兴衰。

几年勾践雠思复,终日吴王醉不知。

却使五湖烟浪里,扁舟一叶载西施。

(0)
翻译
这座楼阁规模宏大,俯瞰着城池,它可能并非原来的基石。
清风明月只能引发人们的感慨,江山变迁,国家兴衰与它无关。
过了几年,勾践不忘复仇的心愿逐渐复苏,而吴王整日沉醉不省人事。
最终,勾践让西施乘一叶扁舟,消失在太湖的烟波浩渺之中。
注释
规模:建筑物的大小或气势。
故基:原来的地基或基础。
风月:自然景色,代指美好的时光。
感慨:深沉的思考或情绪波动。
勾践:越国君主,曾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
雠思:复仇的思绪。
吴王:吴国君主,与勾践相对。
醉不知:沉迷于享乐,不关心国事。
五湖:泛指太湖一带,古时称太湖为‘五湖’。
扁舟:小船。
西施:古代美女,被勾践利用去迷惑吴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姑苏台所见所感。开篇两句“规模高敞俯城池,未必斯台是故基”,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的宏伟建筑,表达了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怀。

接下来的“风月祇招人感慨,江山不管国兴衰”四字,抒发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所激发的感慨之情。风月虽美好,却也无常,江山更是见证了朝代更迭,这种超脱的情怀令人沉思。

“几年勾践雠思复,终日吴王醉不知”两句,诗人通过历史上的勾践和吴王的故事,表达了对昔日英雄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同时也透露出某种无奈和超脱。勾践曾在姑苏台上发誓报仇,吴王则沉迷于酒色,不知国之将亡,这里的“醉不知”正是这种历史悲剧的写照。

最后两句“却使五湖烟浪里,扁舟一叶载西施”,诗人以轻巧的笔触,将视线转移到姑苏台下,五湖烟水间,一只小舟上坐着西施,这不仅是对美景的描绘,也是在表达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西施在这里象征着美好与纯净,而那扁舟一叶,则似是诗人心之所向。

整首诗通过对姑苏台及其历史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到的哲思,是一篇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啸轩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送王比部元美使江南六首·其三

北斗天门高自看,银河错落满阑干。

何当折赠秋江去,白露青枫夜夜寒。

(0)

句曲道中值雨时赴子与之约二首·其二

少文自昔耽卧游,徐卿东来何所求。

穿云漱石不知暑,碧草青萝今始秋。

大风欲拔众山去,骤雨如决千江流。

明日峰头弄笛者,高歌能不生我愁。

(0)

寄顾纯一时客于扬

自君去矣湖之滨,日夜湖南生白蘋。

江雨千家任伏枕,潭云百尺堪垂纶。

书传孤雁正明月,病起空山愁暮春。

桃花流水堪避世,武陵樵者今何人。

(0)

湖上杂言二十首·其十九

冉冉山上梅,皎皎山中月。

月下摘梅花,幽香满肌骨。

(0)

赵山人再访溪南

思鲈来钓者,题凤向山家。

楼入千村树,池开六月花。

停杯去黄鸟,扫石散朱霞。

白发便幽事,青袍驻岁华。

病惟求杞菊,语必及桑麻。

江水秋方阔,还期泛夕槎。

(0)

人日谢茂秦李于鳞徐子与梁公实王元美偕集席上口占得风字

雪霁燕山北,梅残汉苑东。

客星开夕燕,人日听春鸿。

绿鬓愁堪短,青云计未工。

年华双鸟去,岁事一尊同。

湖海烽烟里,乾坤聚散中。

金花遥对月,玉树迥含风。

笔共江淹俊,途俱阮藉穷。

中原携数子,去矣上崆峒。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