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
去辙已平秋草遍,空斋长掩暮云深。
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
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
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
去辙已平秋草遍,空斋长掩暮云深。
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
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独自携琴游历于千岩万壑之间,寻找一位名叫李隐的友人却不得而遇。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自然景物时的感慨。
“去辙已平秋草遍”,这里的“去辙”指的是行走过后留下的足迹,“秋草遍”则表明时间已经过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秋天的草丛覆盖了曾经的足迹。这两句描绘出时光流逝与自然景物的变迁,同时也隐含着词人对友人的怀念。
“空斋长掩暮云深”,这里的“空斋”可能是指一个无人的僧房或书斋,“长掩”则意味着长时间的关闭,“暮云深”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独处时的心境,内心的寂寞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秋夜的清冷。橡栗为小动物提供了避寒的地方,而月下的菰蒲则吸引了水鸟。在这里,词人似乎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一种生灵共处于同一时空的情感。
“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这两句表明只有邻居张道士能够理解并分享这种因别离而生的哀愁。这里的“西邻”指的是住在附近的朋友,而“坐来同怆别离心”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词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塑造了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意境。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更透露出了他们对于友情和孤独的深刻理解。
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
汉兵不到处,寒鸟向谁啼。
邺台衡漳湄,太行何间之。
东西共雨雪,当春复凄其。
纷然皓盈目,宁不兴汝思。
北堂汝亲老,况汝两娇儿。
重轻俱在心,应念寒与饥。
汝父尚行迈,驱马远相随。
野水亦有波,独树亦有枝。
慎勿虚盛年,人生须有为。
广云自广阴,片雨惟片滋。
绿发稍变白,临镜悔已迟。
此言告汝兄,使汝弟兄知。
谁能箕裘业,慰我桑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