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荒杜陵后,何以续诗名。
千里江山秀,一襟风露清。
淡中无浅短,豪处有和平。
细读松间集,如闻雅奏声。
坛荒杜陵后,何以续诗名。
千里江山秀,一襟风露清。
淡中无浅短,豪处有和平。
细读松间集,如闻雅奏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锡畴的作品,名为《还友人诗卷》。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典诗歌传统的尊重与延续,以及他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坛荒杜陵后,何以续诗名。” 这两句开篇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历史上著名的诗坛已经荒废,继承杜甫(杜陵)这样的诗歌大家之名的人又该如何继续诗歌的事业。这不仅是对个人创作能力的挑战,更是对整个文学传统的思考。
“千里江山秀,一襟风露清。”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面对辽阔天地时内心的宁静与纯净。这里的“一襟”指的是月下清凉的夜晚,“风露”则是自然界中最为清新的事物,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淡中无浅短,豪处有和平。” 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在这里,“淡”代表着一种不事张扬、不露锋芒的情感表达,而“豪”则是指那种磅礴大气,不受拘束。诗人认为好的诗歌应在平和中体现出非凡的意境。
“细读松间集,如闻雅奏声。”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名家作品的细致阅读,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如同聆听优美乐曲般的心灵震撼。这里的“松间集”是指某位古代文人的作品,“雅奏声”则象征着高雅、和谐的声音。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还透露出其个人的审美追求与内心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吴锡畴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宋代乃至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