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汴梁与许道真郭伯诚刘光甫同赋》
《洞仙歌.汴梁与许道真郭伯诚刘光甫同赋》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百年富贵,一觉邯郸梦。识破中流退应勇。

纵生前身后、得个虚名,褒贬处。一字由他南董。

故园归去好,还肯同归,大厦如今有梁栋。

对青天咫尺、列宿森然,君莫怪。不见少微星动。

且拂袖、林泉作诗人,尽明月清风、笑人嘲弄。

(0)
鉴赏

这首《洞仙歌·汴梁与许道真郭伯诚刘光甫同赋》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的作品,通过对人生短暂和虚无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百年富贵,一觉邯郸梦",以典故开篇,比喻人生的荣华富贵如同一场梦幻,暗示了世事无常。"识破中流退应勇",诗人认识到在人生的激流中,明智的选择是退隐,这体现了他的超脱和智慧。

"纵生前身后、得个虚名,褒贬处。一字由他南董",进一步表达了对身后评价的看淡,认为名誉不过是他人之言,自己无需过多在意。"南董"可能指当时的批评者或舆论。

"故园归去好,还肯同归,大厦如今有梁栋",诗人倡导回归故乡,享受宁静生活,即使大厦已非昔日,但内心的世界依然稳固。

"对青天咫尺、列宿森然,君莫怪",描绘了仰望星空的景象,暗示对尘世纷扰的疏离,提醒朋友不必为此感到奇怪。

"不见少微星动",借星星的静默寓意自己的心境平和,不随外界变动而动。

最后,诗人决定"且拂袖、林泉作诗人",选择隐逸的生活,以明月清风为伴,笑对世人的嘲讽。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个人的感悟和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瑶台篇

中条与太华,天际浮脩眉。

巨灵擘之翠壁断,日月彷佛缠东西。

瑶台之峰去天才咫尺,下视齐州九点烟雾迷。

中有至人骨法奇,芙蓉作裳荷制衣。

玄云石上紫芝秀,碧沙洞中瑶草肥。

我时来寻步屧迟,杖藜直入白云栖。

林藏鼎灶自与人间隔,云间或闻犬与鸡。

吾知子兮讵学商山采芝之黄绮,首阳食蕨之夷齐。

亦不学遗世节分三休宜,避地为远豺狼欺。

有商硕辅此版筑,至今草木含精辉。

千年斯人踵芳躅,抱养元气蟠涂泥。

一日幡然作霖雨,坐使四海枯槁春淋漓。

归来濯足清涟漪,浩歌明月当嵓扉,山灵有文慎勿移。

(0)

出塞曲·其一

壮游谁惮远,西北是临洮。

骏马衔金勒,行人看宝刀。

陇云吹曙暗,关月倚秋高。

早赴防边垒,三军待六韬。

(0)

过仙霞岭

昔闻仙霞名,今上仙霞岭。

攀陟人力穷,贲育敢言猛。

危峰插高空,奇壑俯深井。

险绝猿鸟踪,阴障羲娥影。

历尽廿八盘,始蹑最高顶。

史浩昔开凿,闽越通两境。

而胡跋扈藩,恃险抗朝请?

妖氛应远寇,中原颇传警。

妄意蟠蛟龙,终类跳蛙黾。

天兵一以加,鈇钺膏首领。

岩疆讵可恃,天道宜深省。

承平今百年,岭畔烽烟静。

商旅日登陟,往来道无梗。

盛德渐要荒,谁敢作不靖。

为语守土臣,设险谨藩屏。

(0)

修禊六章

幽兰在室,修竹在林。俯视流水,于山之阴。

静观万化,情与会临。永怀昔者,有感斯今。

言畅兰抱,时和群集。岂无丝竹,乐此永日。

林映幽湍,春生虚室。娱情山水,兴怀作述。

欣此和宇,感怀昔贤。至人无妄,其乐也天。

风咏临觞,相与晤言。斯文有作,可以永年。

有水既清,有山既崇。修林映日,兰带随风。

娱此暮春,天宇和同。大人观物,万化无终。

有怀长水,其流激清。天诞大老,惠此后生。

畅咏弦丝,列坐林亭。观文察幽,静言永听。

左带长林,右临清曲。有亭有舍,有兰有竹。

有文有弦,可以娱目。崇情朗抱,畅然自足。

(0)

采石矶

李白昔醉酒,曾游采石矶。

矶流一何急,弄月不知归。

山树色犹古,江涛声未稀。

我来怀胜迹,怊怅对清晖。

(0)

五人墓

偶泛蓬舠绕郭来,摩挲墓碣久徘徊。

重看俎豆登乡社,尚想干掫捍党魁。

白刃争撄千载烈,青云并附九京哀。

萧萧松柏凌秋爽,遗臭生祠安在哉!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