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
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
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
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
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
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
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
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
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
坐驰悲风莫,叹息空沾缨。
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
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
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
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
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
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
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
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
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
坐驰悲风莫,叹息空沾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动荡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描述,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孟郊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战乱中的悲壮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
首句“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孟冬,即农历十一月,北方天气寒冷,战争的氛围已经笼罩在这个季节之中,而“两河”则暗示着战事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黄河与淮河之间。
接下来的几句:“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军队布防的情景。这里的“烟尘”、“烽火”都是战争的象征,而“太行”指的是太行山脉,“挽粟输连营”则表明战事的规模之大。
诗人随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这里的“操弧者”可能是指那些手握兵权却不能有效抵御外敌的人物,而“枭巢倾”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防线即将崩溃。
紧接着,诗人又提到:“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这里的“汉北儿”可能是指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人们,而“怙乱谋纵横”则表明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参与战争甚至是策划战争。
随后几句:“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描绘了战场上的残酷景象。“擅摇干戈柄”指的是挥舞兵器的声音,而“呼叫豺狼声”则让人联想到野兽的嚎叫,这些都是战争氛围下的恐怖写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最终,诗人以“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即希望有英雄豪杰站出来结束战乱,带来天下的太平。结尾两句:“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坐驰悲风莫,叹息空沾缨。”则是诗人在高处眺望广阔的荒原,对着黄色的云海感慨万千,内心充满了对往昔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我身衰朽百病加,年未六十眼巳花。
筋牵肉颤骨髓竭,肤腠剥错疮与瘸。
人皆爱我馈我药,暂止信宿还萌芽。
肺肝上气若潮涌,旧剂再歠犹淋沙。
有眼不视非我目,有齿不齧非我牙。
三黄苦心徒自瘵,五毒浣胃空矛戈。
因思造物生我日,脩短巳定无舛差。
琚瓆不能使之少,卢秦焉能使之加。
攻犀盬朽各有分,凫悲鹤悼何缪耶。
不如闭户谢客去,有酒且饮辞諠哗。
乱世难为客,流年易作翁。
百忧寻岁暮,孤梦怯山空。
门掩云峰里,灯明雪竹中。
无因乘夜访,相慰一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