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杜撰讲天台,活被平人掘窖埋。
若是黄金铸灵骨,臭尸不到鬼扛抬。
当年杜撰讲天台,活被平人掘窖埋。
若是黄金铸灵骨,臭尸不到鬼扛抬。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智者大师迁葬图赞》中的片段。诗中通过讲述智者大师(即唐代高僧智顗)的故事,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后世误解的讽刺。首句“当年杜撰讲天台”暗示了智者大师曾以深奥的佛法解说闻名,而“活被平人掘窖埋”则描绘了他去世后遭人误解,甚至被普通百姓错误地处理的情景。
接下来两句“若是黄金铸灵骨,臭尸不到鬼扛抬”,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假设如果智者的骨头被制成黄金,那么即使尸体腐烂,也不会因为贫穷而被人随意丢弃,而是因为其精神价值而受到尊重。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智者大师身后声誉的担忧,同时也暗含对智者大师智慧永存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赞扬了智者大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同时也揭示了世俗观念对高僧的误解。
开未彻。先把一枝偷折。看取黄昏今后别。
暗香浮动月。谁为寻芳时节。误了前村踏雪。
为问花閒能赋客。如何心似铁。
山侗谨劝,名利人人。只知富贵安身。
岂悟吾门一著,出世根因。
虎龙交驰凤阙,更无中、婴姹成亲。
谁信道,并不忓凡俗,夫妇婚姻。
金木三般问隔,用玄机斡运,混合成真。
顿觉男儿怀孕,不神而神。
性命不由天地,自心知、永占长春。
神光灿,跨云归,参礼洞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