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岸烟尘过雨清,繁丝促管悄无声。
水风萧白鸥群散,山日荒黄我独行。
破寺阴阴飘柿叶,晚汀漠漠谢兰英。
寻吟自爱幽凉地,反觉悲秋气渐平。
湖岸烟尘过雨清,繁丝促管悄无声。
水风萧白鸥群散,山日荒黄我独行。
破寺阴阴飘柿叶,晚汀漠漠谢兰英。
寻吟自爱幽凉地,反觉悲秋气渐平。
这首《葛岭暮归》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独自漫步于葛岭之上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深邃,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
首句“湖岸烟尘过雨清”描绘了雨后湖岸的清新景象,烟尘消散,空气变得格外清新,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着,“繁丝促管悄无声”则以静谧的音乐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仿佛连音乐也因这宁静而悄然无声。
“水风萧白鸥群散,山日荒黄我独行”两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山间,白鸥在水面上自由飞翔,随着风势逐渐散去,而山间的夕阳则呈现出一种荒凉而又金黄的色彩,诗人独自一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既表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壮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破寺阴阴飘柿叶,晚汀漠漠谢兰英”描绘了诗人经过一座破败的寺庙,柿叶随风飘落,晚潮中的汀洲上,兰花凋谢的景象。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引发人们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寻吟自爱幽凉地,反觉悲秋气渐平”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幽凉之地,内心却能从中找到一种平静与安宁,即使面对秋天的悲凉,也能渐渐平复心情,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黄景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此度春非草草回,美人休著剪刀催。
直须残腊十分尽,始共新年一并来。
赭黄繖底望龙章,不断惟闻蜡炬香。
一片韶音归复道,重瞳左右列英皇。
蜀冈精气滀多年,故有清泉发石田。
乍饮肺肝俱澡雪,久窥杖屦亦轻便。
炊成香稻流珠滑,煮出新茶泼乳鲜。
坐使二公乡思动,放杯西望欲挥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