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
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
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
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
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这首诗是苏轼的《听僧昭素琴》,表达了对音乐之美的感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的“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描绘了一种和谐、宁静而又不失力量的声音美,这种声音既没有过度的装饰也没有强迫的压抑,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艺术境界。
“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美妙声音来源的好奇和不解,它如同天籁之音,让人感到神秘而难以捉摸。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则显示了音乐对于调节心绪、缓解情绪的作用。诗人通过聆听这美妙的声音,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最后,“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艺术体验的珍视和回味,他的心中明白这一刻的存在是宝贵的,因此还要再次轻声吟咏,品味这份美好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写,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和他对生活中的艺术享受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