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太守,挽羲轮三舍,乃心王室。
龟策如神撩虿尾,臣命尽于今日。
气作长虹,魂归华表,骨葬金鳌脊。
冯夷舞罢,数声欸乃渔笛。
安得温峤怀中,通天犀借我,下窥龙国。
江左夷吾今在否,石马沉埋荆棘。
铁瓮旌旗,金山钟磬,阅尽兴亡迹。
中泠满酌,一帆高挂遥碧。
弘农太守,挽羲轮三舍,乃心王室。
龟策如神撩虿尾,臣命尽于今日。
气作长虹,魂归华表,骨葬金鳌脊。
冯夷舞罢,数声欸乃渔笛。
安得温峤怀中,通天犀借我,下窥龙国。
江左夷吾今在否,石马沉埋荆棘。
铁瓮旌旗,金山钟磬,阅尽兴亡迹。
中泠满酌,一帆高挂遥碧。
这首《念奴娇·郭璞墓》由清代诗人宋琬所作,通过对郭璞墓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篇“弘农太守,挽羲轮三舍,乃心王室”,以弘农太守的形象引入,暗示郭璞曾为官一方,心系国家,引出其历史地位与贡献。接着“龟策如神撩虿尾,臣命尽于今日”两句,运用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郭璞在政治上的智慧与决断,以及其生命的终结。
“气作长虹,魂归华表,骨葬金鳌脊”三句,通过自然界的奇观来象征郭璞的精神永存,其灵魂升入华表,骨骸安葬在金鳌之脊,寓意其精神与功绩将被后世铭记。
“冯夷舞罢,数声欸乃渔笛”则以神话中的水神冯夷与渔人的笛声,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悠远宁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郭璞墓的庄严与神秘。
“安得温峤怀中,通天犀借我,下窥龙国”表达了诗人渴望拥有温峤那样的智慧,借助通天犀的目光,洞察历史的深邃与龙国的奥秘,体现了对历史智慧的向往与探索。
“江左夷吾今在否,石马沉埋荆棘”一句,以“江左夷吾”暗指东晋名相谢安,与郭璞并提,表达了对历史名臣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郭璞墓所在之地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
“铁瓮旌旗,金山钟磬,阅尽兴亡迹”描绘了郭璞墓周边的历史遗迹,铁瓮城的旗帜与金山寺的钟磬声,见证了无数兴衰更替的历史瞬间。
最后,“中泠满酌,一帆高挂遥碧”以中泠泉的美酒和远处高挂的帆影,象征着历史的醇厚与远方的希望,表达了诗人对郭璞及其所代表的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郭璞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宦业祗簿领,游目旷林泉。
偶此山阴雪,来冲窦中烟。
新阳一以长,天道会好还。
招邀复材彦,探讨事幽元。
初遵潜虬壑,还过种玉田。
曲槛俯跃鳞,盘空堕飞鸢。
时闻林端磬,几遇云外仙。
相将愿有遂,所适期无前。
我闻老僧岩,未到僧岩石。
庄诵半游诗,恍若山行客。
是日望舒满,笋舆戒发夕。
素影流稻衣,晃皪骇绀碧。
定在白马前,安问何年划。
阅尽驱驰人,劳劳倦于役。
闭口一无言,攒眉亦何益。
会当往拜之,有癖自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