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苗山》
《哀苗山》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昔年兵气冲扶桑,为虺、为蛇海上狂。

军中惟有哥舒翰,城下竟无张睢阳!

岛夷猖獗不可制,一撮苗山能抵当。

台湾破碎已三载,至今人说徐、吴、姜。

徐君勇敢推善战,儒巾结束变戎装。

腰下长携三尺刃,手中能擎百子鎗。

冲锋独队遏强敌,出没山林成战场。

姜君勇悍亦异常,一时驱虏如驱羊。

吴君统率同一气,义旗一竖神扬扬。

诚知大敌未易禦,民众骤合非久长。

又况援师不足恃,岂能只手除欃枪!

如火如荼敌军至,六月、七月人惶惶。

苗栗山头台安海,西有舟鲛东有狼。

为猿、为鹤不可知,数君名在家已亡。

存没死生疑传疑,生死于君两不妨。

生为国士死国殇,望风凭吊歌一章!

(0)
鉴赏

这首诗《哀苗山》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表达了对苗山地区在面对外来侵略时英勇抵抗的人民的哀悼与赞美。诗中描绘了昔日兵气冲天,苗山英雄哥舒翰、张睢阳、徐君、姜君及吴君等人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在面对强大敌人时的不屈不挠精神。

诗中提到的“昔年兵气冲扶桑”暗示了苗山地区曾遭受外敌入侵,英雄们在海上狂妄的侵略者面前挺身而出,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徐君、姜君、吴君等人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他们或手持长刃,或能驾驭百子鎗,冲锋陷阵,英勇无比,甚至能够像驱赶羊群一样驱逐敌人。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对这些英雄命运的哀伤,指出虽然他们英勇抗敌,但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有限的支援,胜利之路并不平坦。最终,苗山地区在连续三年的战争后破碎,英雄们的姓名虽已传遍四方,但他们的生命却已逝去。

诗的结尾部分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敬仰之情,称他们为“国士”,即使在生死之间,他们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诗人通过哀悼英雄的逝去,同时也歌颂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牺牲,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贺屠朝宗进左都宪加太子少保

凤敕辉煌听晓颁,鸿恩汪濊属丹山。

江南旧望传三辅,岭表新功震百蛮。

左辖位当乌府印,东朝官重紫宸班。

清时才杰如公少,看立勋名宇宙间。

(0)

沈石田小景

雨晴山麓上莓苔,老木亭前罨画开。

城市爱閒应更少,水边才见一人来。

(0)

赏雪次韵廉伯学士

忆当乘雪来,萧斋偶然憩。

坐令尘虑空,何必春可禊。

豪谈激清响,小饮失寒厉。

我发日夜改,任尔蓦相缀。

老翠森在列,妖红谢殊丽。

前邻续佳盟,再白已更醉。

今年告荒甚,远迩物色悴。

大有思特书,粒食感同类。

君王视郊牲,肃肃徼帝惠。

衣冠获随步,耿耿候舆卫。

居然得三白,预想苏万汇。

赏券应不孤,吟筒倏先置。

兴思泼蚁浓,冷未怯貂敝。

尊前作赋手,敢与兔园对。

心期洛下徒,不负寸阴岁。

弛张姑自解,一笑出公议。

此白如未已,入眼四成瑞。

东郭留馀欢,西城卜新会。

令严白战铁,价重扫愁彗。

行乐及旬休,迂疏愧风致。

(0)

寿致仕学谕松坡王先生

青毡归老白头新,六十于今又七春。

手摘晚蔬供斗酒,坐临秋水濯缨尘。

三时适意松坡稿,百岁论文蔗境人。

光动鲤庭增燕喜,豸冠持节正过闽。

(0)

送刘生还辽东

晓日都门动别颜,河桥新霁水潺潺。

濯缨不负平生志,问学初升太学班。

奋迹几时来桂苑,计程三日过榆关。

东藩幕府今何似,目断孤云送子还。

(0)

秋日杂兴二十首·其一

溪堂客散后,败叶鸣秋雨。

幽人读易罢,孤坐妙无语。

纷纷雀争丛,噭噭雁投渚。

羲驭何停机,新凉忽如许。

掩关一欣然,惊心向来暑。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